Skip to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教職員
教職員

教職員 - 教職員

彭家維博士

彭家維博士

講師

B.A., M.A., M.Phil., Ph.D. (CUHK)

關於 彭家維博士

彭家維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先後修讀現代語言及文化、女性研究、性別研究和文化研究。其研究興趣為性別研究、生命故事及健康人文學。

 

近作包括〈香港粉紅絲帶運動中的乳癌隱喻〉(載《香港.格局.變異》,2020)、〈修道院下的亞妹——黃亞妹〉(載《東西薈萃:香港天主教會口述歷史》,2019)及 “The Making of Chinese Medicine in Hong Kong” (載 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Chinese Societies, Vol.14 (2018), No.1)。

顯示更多
    • 性別與性態、生命故事、健康人文學
    1. Pang Ka Wei. “Queer Motherly Fantasy: The Sinophone mom fandom of Saint Suppapong Udomkaewkanjana.” In Queer TV China: Televisual and Fannish Imaginaries of Gender, Sexuality, and Chinesenes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Forthcoming].
    2. 彭家維,〈大修院的小歷史——一位華工眼中華南總修院的日常〉。載《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會歷史研討會文集》,香港天主教研究中心編,頁209-23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2021。
    3. 彭家維,〈香港粉紅絲帶運動中的乳癌隱喻〉。載《香港.格局.變異》,張少強、鄧鍵一、曾仲堅編,頁175-192。香港:匯智出版,2020。
    4. 彭家維,〈修道院下的亞妹——黃亞妹〉。載《東西薈萃:香港天主教會口述歷史》,張小蘭、黃奕清編,頁261-27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2019。
    5. Pang, Ka Wei. “The Making of Chinese Medicine in Hong Kong.” 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Chinese Societies, Vol.14 (2018), Issue 1, pp.17-28. doi: 10.1108/STICS-01-2018-0003.
    6. 彭家維,〈誰是「同志」?──香港同志影展的身分認同政治〉。載《感/觀日常:跨文化研究讀本》,黃慧貞、張歷君、陳澤蕾及高俊傑編,頁437-458。香港:進一步多媒體、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2014。
    7. 彭家維,〈「同志」視覺:從策展看香港同志影展的影像生產〉。載《文化研究月報》第103期,2010年4月號,「性別與視覺文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