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UHK - 學院簡史
 

細說中大新傳50年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5年慶祝成立50周年。創辦時的兩年制課程,只有兩位老師和六個學生,如今全職老師超過30人,兼任老師60人,本科生和研究生共有800多。半個世紀的變化發展,涉及各樣的人、事與情,可記的實在不少。從一粒沙可看世界,看新聞系又見香港社會的一些變遷。

 

六個發展階段 密大哥大藍本

從1965到2015年,新傳學院大概分為六個階段。首先是六十年代的始創期。創立時由經濟學家張丕介充當系主任,率先聘請剛從美國畢業而來的魏大公,當時新亞同事戲稱「一個老爺一個兵」。中大新聞系的建立,在香港創了先河,最早年的師兄憶述,這有賴當時中文報業一些老闆的大力推動,加上找到美國學術界的支援,例如草創時的課程設計者是來自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教授喻德基。

 

history01 history02 history03

喻氏在港只待了一回,後來由畢業於密蘇里大學的魏大公接手當系主任,這兩間美國大學的新聞學院都享有盛名,決定了中大新聞系的發展方向。那時新亞書院仍未遷入沙田的校園,新聞糸師生曾在界限街孟氏圖書館等地上課。

第二階段是七十年代,可稱為定型期。學系的規模稍增,由兩年轉為四年制,增加了廣播課程,後來易名為新聞與傳播學系。辦公地方原來分設在新亞書院及大學中部的碧秋樓,後來才集中搬到山頂的新亞書院。余也魯被中大從浸會學院挖角過來當講座教授兼系主任,陸續增聘了朱立、皇甫河旺、李金銓等生力軍。余氏又邀得傳播學大師宣偉伯(Wilbur Schramm)來港,創立傳播哲學碩士課程,積極為日後儲備本土的教研人才。

 

history05 history04

七十年代中發生頗為轟動的《沙田新聞》事件。學系的學生實習報紙獨家報道,中大畢業生投考不上政務官職位,經外間報紙轉載,引起校方高度關注。中大教務會譴責系內的四名老師,之後幾位老師不獲續約,《沙田新聞》停刊,同學之間議論紛紛,還自發泡製了一個學生的調查報告書。

 

反映香港動盪 回歸前趨隱定

八十年代的第三階段是波動期。此時香港前途未卜,中英談判剛剛開始,人心不穩港元大跌,中大新傳系的人事也見反覆。1982至1986年間,余也魯退休後,朱謙從夏威夷來了一個學期就提早走了,系主任四易其人,其間幸得鄭惠和、關信基「捱義氣」,到了朱立當政才穩定下來。此時有李少南、陳韜文、蘇鑰機三名校友先後從美國學成回歸,教師本地化悄然開始。學系在八十年代初增加了廣告和公關課程,但仍側重文字新聞訓練,新設立的《新沙田》替代了原來的《沙田新聞》。

六四事件嚴重影響了九十年代香港的發展。這個第四階段的穩定期,前半段有新傳系的一些老師移民他去,美國著名教授康士達(George Comstock)被邀來作系主任,他聘請了幾位美國老師,又創辦了傳播哲學博士課程,但他逗留了兩年就返美。九十年代中,大學轉為三年制,學生及老師人數大增,系主任一職開始由香港新生代接手。

 

history07 history08 history09

康士達之後暫由梁偉賢充當舵手,繼而由陳韜文出掌系政。陳韜文從美國引入一些年輕剛畢業的華人學者如潘忠黨、魏然、陳懷林等,一些本土老師如李少南、蘇鑰機、馬傑偉、梁永熾、姚霞陸續回歸,又邀得李金銓再度來中大助陣當講座教授。李氏作為第二代的華人傳播學者,帶領著歸聚的第三代本土及海外學者,努力探究回歸報道、身分認同等學術議題。新傳系一時人才濟濟,士氣上升,揭開中興新一頁。

在九十年代中,區報《新沙田》蛻變為《大學線》雜誌,之前已創辦了英文的Varsity雜誌。1999年,新傳系改名為新傳學院,設立首個修課式的新聞碩士課程,預示了學院將來的許多發展。唯一不變的是學系同人信奉「學與術並重」的方針,它一方面強調理論和思考訓練,另方面著重專業技術培訓,並且盡量保持課程的彈性,以配合時代發展和業界需求。

 

擴展碩士課程 加強學術出版

踏入千禧年代前後,是第五階段的發展期。系主任李少南銳意設立多個修課式碩士課程,在紥根香港之餘,並開始招收大陸學生,令學生和老師人數均增。同時大量聘請業界資深人士擔任兼職講師,加強和傳播行業的聯繫。此時學院又設立民意調查中心,積極發展教研的廣度和深度,在經常撥款未有增加的情況下,仍能擴充學院的規模與能量。

千禧年的後半段由蘇鑰機接力當院長,加強學生對外交換計劃,進一步發展與新聞界的關係,並在大家長期籌備後設立了兩本學術期刊。老師隊伍以本地人為主,不少還是校友(較年輕的生力軍如邱林川、李立峯等),配合來自大陸、台灣及海外的學者,形成一個既本土又多元化的團隊。

一零年代是第六階段的成熟期,此時由馮應謙出任院長,可說是由第四代華人傳播學者接棒。這段期間,學院規模人手更上一層樓,課程方面新設「點子創作」(Pinpoint)和「創意媒體實驗室」(CM Lab)兩個校內實習課程,成立中華傳媒與比較傳播研究中心(C研中心),努力走向國際化,推出更多海外交換計劃和學習之旅,令學院在國際聲譽、收生質素及師生研究成果諸方面均名列前茅。

 

以人新為人傳 專業承傳創新

近年學院重新設計院徽,將「新」和「傳」兩字合併,中間以「人」字連結在一起。設計團隊的李賴俊卿邀請了校友魯庭暉幫忙,提出「以人新、為人傳」的意念,「以人為本」的人文社關精神體現為「因為人而寫新聞,為了人而傳播」。學院又強調「專業承傳、開拓創新」,英文的說法是三個I:to inherit, to innovate, to inspire。新傳師生關心社會,隨時準備stand up, speak out!

 

history16 history17

上面所說的是50年來發生的一些主要的人與事,新傳校友可能更記得的是某些生活片段。在50周年院慶之際,我們舉辦了一系列口述歷史座談會,又廣邀校友和同事撰文,齊來分享「一院友一故事」。

在中大唸過書的校友,不會忘記校園的風景人物。有「香港第二景」美譽的新亞「天人合一亭」是中大仙境;新亞人文館天台的斜坡卻是「禁地」,但晚上可在此遙望吐露港的點點漁光。又有校友常記掛位於人文館前,工友種下的一棵人蔘樹。上宣偉伯、魏大公和陸鏗等老師的課,勾起校友的各種回憶。有同學記得李志超當學生時,自資出版校園八卦雜誌,是他後來加入《號外》的前奏熱身。當然很多不同年代的中大人都知道或見過「中大怪婆婆」,個別有幸的還可以和她有「第三類接觸」。

 

中大人物風景 滿載共同回憶

學習的苦與樂,是每個舊生的共同經歷。當年在沙田鄉郊派發《新沙田》,同學被惡狗追趕。一年級同學曾發起罷派《新沙田》,要系主任出來擺平。《大學線》記者追訪曾蔭權兄弟、葉劉淑儀、黎智英、周星馳和謝霆鋒等名人,還有Varsity和信雅達廣告社的大小事件,院內「新聞四朶金花」將實習刊物擴展到網上平台及影視模式,回憶起來還令眾多校友很雀躍。

在黑房冲相的樂趣,與請求同學們仗義幫忙手抄數百頁畢業論文的苦差,踫上三年級暑假的不同實習際遇等等,都深藏在校友的腦海。馬傑偉課堂上的作業,火速在學期尾變成流行書籍;他又要研究生黑夜在校園一角睡垃圾袋,及為自己寫訃文。新聞界老總回來當研究生,踫上陳韜文上課前經常在課室播放悠揚音樂,繞樑豈止三日?內地生來港讀研究課程,在人文館渡過多少寒暑,知識之樂和研究之困都點滴在心頭。

集體回憶中的各種活動更多。原來新聞系學生率先在七十年代已自行搞「民間課檢」,評核老師的教學表現。新傳人在新亞書院的系際混聲比賽獲得七連冠,創下歷史紀錄。在電腦室內「非法」煲糖水,在人文橋旁邊的空地打邊爐,令人津津樂道。新亞圓形廣場張貼大字報已成絶響,但同學們當年自發去拍紀錄片,又跑到台灣採訪總統大選,回來後出版相片集。最近一年多發生劉進圖遇襲事件和佔領運動的場景,都少不了新傳同學的採訪踪影,他們所拍的影像獲得外國傳媒採用,所作的報道贏得很多新聞獎項。

個人的生活片段也值得一記。有些六十年代的同學,在學時兼職之多令人驚嘆,有人就十分回味昔日住在孟氏圖書館樓上宿舍的日子。胆大心細的同學在上課時突然想吃下午茶,坐言起行離開課室,跑到餐廳有去有回。系主任為學生越洋作媒人,可惜未能成就兩岸美事。擔任兼職講師的師姊安慰失戀的女同學,並願意分享自己的感情往事。在新傳系的歲月中,許多「張佬人」建立了恆久不變的情誼。

 

未忘舊日足跡 樂道近年趣事

光輝歲月,校友情濃。教職員作為新傳大家庭的一分子,也耳聞目睹很多趣事。同事憶述當年學生在電腦室飲食,引來鼠患,於是聽到一眾鼠輩在冷氣槽內的跑步聲。傳播科技日新月異,舊日的植字機和黑房都走進了歷史,工作崗位和人事也要更替。1989年時儲存下來的大量香港報紙,已日漸發黃卻佔用很多空間,廿多年後學院同事終能為它們覓得理想歸宿。中大校園偶然發生失竊事件,主要是外人所為。同學們以學院為家,物件隨意擺放未顧安全,也顯出他們對學校的信任和熱愛。

 

history10 history11 history12

有教授被研究生誤認作工友,被指點去替後者影印材料;也有年輕、娃娃臉的老師被當是研究生。民意研究中心進行市民電話調查時,踫上一些奇特遭遇。香港與大陸的文化習慣差異,可反映在內地生的送禮舉措。早年的大陸學生刻苦儉樸,近年的潮流崇尚送禮。同事們曾獲內地學生或家長贈送超過萬元的冬蟲夏草或巨型人蔘,又有兩毫子般大小的圓型珍珠頸鍊,同事堅拒後仍未能化解送禮者的熱情,更要再度婉拒他們補上的小一號相同禮品。

王維基未獲政府發免費電視牌照,消息公佈翌晚仍堅持依約到新亞圓形廣場分享感受,空前的盛況變成了所有參加者的集體記憶。朱順慈糾結同事和校友自拍故事長片〈佳釀〉,她寫學術論文之餘又出版科幻小說,真是多才多藝多fun。著名的C-Kitchen和高水平的中大新傳網球隊,豐富了同事們的校園生活。德國籍老師Saskia初來時「誤吃」鳳爪,又未能馬上從口中「釋放」此異物,是她在香港最難忘的時刻。

 

history13 history14 history15

五十周年特刊 詳錄學院光輝

本文題目是「細說中大新傳50年」,其實上面所言只屬超濃縮版本,詳情已在五十周年特刊中披露。特刊封面及封底印有歷年共5400多位畢業生的姓名,以及現時教職員的名錄。

50年來眾多校友畢業後闖蕩江湖,在不同行業發光發熱。學院的另一個50年旅程正在起步,期望10年後別有一番風景,大家可再懷緬一甲子的歲月流聲。

蘇鑰機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原刊於《明報》,2015年10月31日,D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