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第七届胡秀英日讲座系列」以推动植物STEM教育为主题中、小学参与保育土沉香
香港中文大学 (中大) 生命科学学院胡秀英植物标本馆 (标本馆) 于日前举行「第七届胡秀英日讲座系列」 (讲座) 。今届讲座邀请多位嘉宾,以植物STEM教育为主题作专题演讲,配合标本馆今年暑假推出,根据大学植物学本科课程为本、结合了STEM元素,以本地中、小学为目标对象的三项教育计划,分别为:「受保护植物校本STEM保育」 (保育计划) 、「校园社区植物生态普查」 (普查计划) 及「植物学与艺术绘画」 (绘画计划) 计划。
大会当日亦为以上三项教育计划举行启动礼,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 (渔护署) 高级自然护理主任郭碧云博士、中大胡秀英植物标本馆馆长刘大伟博士、香港才能教育研究会主席洪洁雯女士及参与教育计划的先导学校代表主礼。
标本馆于活动上宣布,将为参加保育计划的学校,提供植物学知识及举办工作坊。渔护署向每所参与学校捐赠三株本地受保护物种土沉香 Aquilaria sinensis (Lour.) Spreng的树苗,于校园内种植;学校会利用物联网 (IoT) 及STEM技术进行保育土沉香的工作。
保育计划首阶段为期三年,所有参与学校将收集土沉香在校园内生长的环境及生长数据,交由标本馆进行分析,日后作为土沉香研究及保育用途。由于参与保育计划的九所先导学校分布于香港不同地区,令收集到的数据更全面。每所参与保育计划的学校最少派出一整个年级的学生参与、部份学校更是全校参加,总参加师生人数约3,000人。
刘大伟博士表示:「保育计划是一项集大学植物学课程、自然科学、采集及分析环境数据、科技应用、传授及推广保育知识,以及政府部门与社区合作于一身的STEM教育活动。同时也是香港及亚洲地区在结合政府部门参与、科学研究、教育,以及植物保育工作上的重大突破。我期望透过保育计划,结合政府、学术界及教育界的力量,一同为香港的植物教育、保育及研究作出贡献。」
渔护署自然护理主任 (技术事务) 曾浩梁博士于讲座上讲解土沉香为何成为受保护物种,四所参加计划的先导学校的代表亦于讲座上,分享他们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机械人工程 (robotics) 及物联网技术进行植物保育的经验。
此外,标本馆教育经理王天行先生亦介绍普查计划及绘画计划的详情。标本馆将为参与普查计划的学校提供相关植物学知识,包括香港常见的物种,以及各类花果植物特征等。学生将于学校及邻近社区进行植物品种普查工作,并利用流动装置记录植物的位置。普查计划旨在训练学生自行以STEM 元素每年制作社区植物品种地图,以观察有关变化,并将相关植物知识及资讯上载至参与学校的网页,让公众浏览,贡献社区。
参加绘画计划的学生,不但可以学习基本植物知识,更有机会利用不同STEM 工具记录各类植物的特征。他们将以黑白绘画技术记录植物特征;以及运用彩色绘画技巧,结合艺术与真实科学记录,绘制植物科学艺术图像。
以上三项教育计划均欢迎本港中、小学参与,详情请浏览:http://syhuherbarium.sls.cuhk.edu.hk/educations/steam/botany-steam-education-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