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1年1月28日

中大揭腸道微生態失衡為「炎症性腸病」致病關鍵團隊獲近1,600萬港元資助成立全球數據庫 致力遏止全球個案上升

2021年1月28日
分享
列印

中大醫學院獲美國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資助約1,600萬港元,展開「GIVES-21」研究,透過建立全球流行病學數據庫,了解21世紀世界各地炎症性腸病流行病學的最新情況。團隊最近發現,攝入食物添加劑可引起腸道微生態失衡,引致腸道發炎,而炎症性腸病更與腸道微生態失衡息息相關,正積極開發改善腸道微生態失衡的新療法。 左起: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教授,及助理教授麥詠欣醫生。

黃秀娟教授指出,克隆氏症患者腸內的奇異變形桿菌含量較高,可引致腸道微生態失衡,令患者出現免疫異常,引起腸道發炎。這些發現為透過調整腸道菌群作預防和治療克隆氏症帶來重要啟示。

麥詠欣醫生表示,「GIVES-21」研究是與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及29個新興工業國家合作,希望找出引致炎症性腸病的環境風險因素,並為各國政府提供指引,應對不斷增加的炎症性腸病患者所帶來的醫療負擔。

全球炎症性腸病發病率正急劇上升,新興工業國家情況更甚,為醫療系統帶來沉重負擔。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近再獲美國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資助200萬美元(相等於約1,550萬港元),聯同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及29個新興工業國家展開一項名為「GIVES-21」的研究,透過建立流行病學數據庫,了解21世紀全球各地炎症性腸病流行病學的最新情況,以找出其致病的環境風險因素。

中大醫學院是亞洲首間獲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支持的研究學府,今次更是第三次獲得相關資助,先後共獲近5,000萬港元支持開展多個炎症性腸病的研究。團隊最近成功發現攝入食物添加劑可引起腸道微生態失衡,引致腸道發炎,而炎症性腸病更與腸道微生態失衡息息相關。研究團隊正積極開發改善腸道微生態失衡的新療法,以增加患者康復和病情紓緩的機會。

與加拿大專家及29個新興工業國家合作 冀找出炎症性腸病的環境風險因素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教授表示:「我們衷心感謝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的慷慨支持。克隆氏症是炎症性腸病的一種,其發病率正急速上升,對新興工業國家所造成的醫療負擔尤其嚴重,全球正迫切需要找出致病成因及開發新治療方案。了解克隆氏症的發病機理及此病與腸道微生態失衡的關連,將有助我們以最佳方案調整病人的腸道菌群,向根治克隆氏症這個目標邁進。」

透過與卡爾加里大學合作,中大醫學院與遍及亞洲、南美洲和非洲的29個新興工業國家的醫療專家一同致力找出與炎症性腸病發病相關的環境風險因素。團隊更首創以網上互動地圖建立公開數據庫,一覽全球炎症性腸病的流行病學演變及分佈情況。

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計劃主任Shefali Soni博士指出:「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致力支持有關克隆氏症的研究,希望可增加社會對這個疾病的認識,最終能夠預防及治癒頑疾。中大醫學院一直領導炎症性腸病的研究,圑隊將透過『GIVES-21』研究計劃收集克隆氏症流行病學突破性的數據,建立網上互動地圖供公眾查閱,從而加深社會對克隆氏症的認識。」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麥詠欣醫生指出:「我們希望是次合作能消除炎症性腸病的環境風險因素,從而降低其發病率,並藉此為各國政府提供指引,及早制訂與時並進的醫療策略,應對不斷增加的炎症性腸病患者所帶來的醫療負擔。」

炎症性腸病與腸道微生態失衡相關 中大發現攝入食物添加劑是關鍵

克隆氏症患者常見於年幼或青少年時期發病,引致消化道發炎及潰爛。症狀包括腹瀉、腹痛、大便帶血和黏液,症狀會伴隨一生,患者需要長期服藥,嚴重者更需要接受腸道手術。現時克隆氏症治療成果未如理想,然而,此病在全球愈來愈普遍,團隊希望通過調整腸道微生態失衡以改善患者的醫療成效。

腸道微生態失衡是引發炎症性腸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醫學界已發現克隆氏症患者的腸道菌群與一般人不同,患者腸道的益菌數量和多樣性較少。得到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的支持,中大醫學院研究人員於2017年開展一項名為「ENIGMA研究」的項目。最近,研究團隊發現克隆氏症患者年幼時較一般人更常進食過量加工食品,或因此引致患病。克隆氏症患者如近期攝入較多的食物添加劑,亦有機會導致腸道微生態失衡,引致腸道持續發炎。

黃教授補充:「除食物添加劑外,我們同時發現了一種與克隆氏症有密切關連的細菌。這種細菌可引致患者腸道微生態失衡,侵害患者腸道,並出現免疫異常,引起腸道發炎。這些發現為透過調整腸道菌群作預防和治療克隆氏症帶來重要啟示。」

團隊正開發改善腸道微生態失衡新療法 增加康復和病情紓緩機會

透過「GIVES-21」的研究成果,揉合醫學界對克隆氏症流行病學的知識,團隊致力找出致病因素,並準確預測此病對未來醫療系統所造成的負擔,為遏止炎症性腸病的影響作出巨大貢獻。

黃教授總結:「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由全球炎症性腸病專家組成的國際網絡,並在數據較少的地區進行流行病學研究。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的慷慨支持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了解最新流行病學數據與腸道菌群的關聯,藉此嶄新科研成果,實際轉化幫助社會應對克隆氏症所帶來的威脅。」

有關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

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透過支持對人類健康有貢獻的機構及以地區為本的計劃,改善人類的生活。自2008年至今,該基金已投放超過26億美元作不同範疇的慈善用途。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的克隆氏症計劃,支持全球著名研究機構,竭力改善患者生活及找出治療方法。有關基金的更多資料,請瀏覽 www.helmsleytrust.org



中大醫學院獲美國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資助約1,600萬港元,展開「GIVES-21」研究,透過建立全球流行病學數據庫,了解21世紀世界各地炎症性腸病流行病學的最新情況。團隊最近發現,攝入食物添加劑可引起腸道微生態失衡,引致腸道發炎,而炎症性腸病更與腸道微生態失衡息息相關,正積極開發改善腸道微生態失衡的新療法。

左起: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教授,及助理教授麥詠欣醫生。

中大醫學院獲美國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資助約1,600萬港元,展開「GIVES-21」研究,透過建立全球流行病學數據庫,了解21世紀世界各地炎症性腸病流行病學的最新情況。團隊最近發現,攝入食物添加劑可引起腸道微生態失衡,引致腸道發炎,而炎症性腸病更與腸道微生態失衡息息相關,正積極開發改善腸道微生態失衡的新療法。 左起: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教授,及助理教授麥詠欣醫生。

 

黃秀娟教授指出,克隆氏症患者腸內的奇異變形桿菌含量較高,可引致腸道微生態失衡,令患者出現免疫異常,引起腸道發炎。這些發現為透過調整腸道菌群作預防和治療克隆氏症帶來重要啟示。

黃秀娟教授指出,克隆氏症患者腸內的奇異變形桿菌含量較高,可引致腸道微生態失衡,令患者出現免疫異常,引起腸道發炎。這些發現為透過調整腸道菌群作預防和治療克隆氏症帶來重要啟示。

 

麥詠欣醫生表示,「GIVES-21」研究是與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及29個新興工業國家合作,希望找出引致炎症性腸病的環境風險因素,並為各國政府提供指引,應對不斷增加的炎症性腸病患者所帶來的醫療負擔。

麥詠欣醫生表示,「GIVES-21」研究是與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及29個新興工業國家合作,希望找出引致炎症性腸病的環境風險因素,並為各國政府提供指引,應對不斷增加的炎症性腸病患者所帶來的醫療負擔。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