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0年12月17日

中大医学院研究发现鲩鱼为本港鱼类过敏的主要源头 新致敏原「小清蛋白Cten i 1」有助提升诊断准确度

2020年12月17日
分享
列印

中大医学院儿科团队发现鲩鱼为港人鱼类过敏的主要源头,并找到新致敏原「小清蛋白Cten i 1」,有助提升诊断准确度。(左起)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梁逸轩博士、梁廷勋教授及临床讲师梁诗彦医生

梁诗彦医生表示香港最常见的鱼类过敏症状是荨麻疹,还有常见于眼皮和咀唇的血管性水肿,严重的会出现过敏性休克,有生命危险。

梁廷勋教授表示如果可以在过敏测试中包括更多种类的鱼,例如淡水鱼,便能够作出更准确的临床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及适当的饮食指引,避免过度戒口。

梁逸轩博士表示团队会进一步探究香港常见鱼种的致敏性。

何太的女儿在八个月大第一次食鱼,吃了一小口后便不停呕吐,并出现荨麻疹等严重过敏反应,需要入院治疗。随后数次接触鱼后都出现过敏症状,便自行戒吃所有鱼类。何太后来带女儿接受中大的口服激发测试,发现女儿对三文鱼有耐受性,便慢慢将三文鱼加入膳食当中,让其得到较均衡的饮食。

双盲对照口服激发测试是诊断食物过敏的黄金标准。图中的是加入 鲩鱼的肉饼。营养师先用猪肉打成肉饼,再加入不同份量的鲩鱼。由于肉饼加入了不同的香料掩盖鱼的味道,因此接受测试的人不能分辨出肉饼的成分。

皮刺测试适合作为初步的过敏筛查测试。原理是将致敏原,例如鱼肉的粹取物,滴在测试者的手臂,再用已消毒的刺针轻轻刺一下令致敏原渗入皮肤表层。如果测试者对该致敏原有过敏反应,就会出现一个小风疹。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测试系统透过量度血清中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浓度,了解身体对哪种鱼过敏。可是,系统只能提供28种鱼类作测试,而且大部分都属于欧美国家常吃的鱼类。

鱼类过敏是香港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大约有0.25%学龄前儿童在进食鱼类后会产生过敏反应。常规的鱼类过敏测试多以西方鱼类作为致敏原的基础(如鳕鱼和三文鱼),但由于华人较多食用淡水鱼如鲩鱼,这说明现时采用的鱼类过敏诊断可能未必准确。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进行两项研究,以彻底了解本地华人鱼类过敏患者的特征。结果显示,针对此群组,鲩鱼比其他种类的鱼更容易引起过敏。研究团队还从鲩鱼的小清蛋白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致敏原标志物「Cten i 1」,并已于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免疫学联合会的致敏原数据库上注册,以协助诊断。研究详情已分别于国际期刊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发表。

准确的过敏测试可避免戒口过度

全球有一半的食物致敏原来自鱼、牛奶、鸡蛋、花生,坚果和贝壳类海产。鱼类过敏发病期较早,并会伴随终生。患者发病时轻则出现皮肤或胃肠道的过敏症状,严重可以有生命危险。鱼类中出现的致敏原主要来自肌肉蛋白,一种耐热的小清蛋白。由于不同鱼类含有的小清蛋白水平不一,其致敏性亦各不相同。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教授梁廷勋教授解释:「鱼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常会用到的食材,蕴含重要的营养,例如蛋白质和Omega3,对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现时许多标准鱼类过敏测试都是以西方鱼类模型为基础,例如三文鱼和鳕鱼,但都不是华人的主流食材,这意味著现有的测试可能存在漏洞。此外,一些患者只对某几种鱼类产生过敏反应,对其他鱼类品种则有耐受性。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过敏测试中包括更多种类的鱼,例如淡水鱼,以便作出更准确的临床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及适当的饮食指引,避免过度戒口。」

鲩鱼是本港鱼类过敏的主要源头 患者对部分鱼类品种出现耐受性

为评估华人鱼类过敏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应不同致敏鱼类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表现 (又称为IgE,是一种与过敏相关的抗体),中大医学院儿科研究团队招募了28名曾经在食用鱼类后两小时内出现过敏反应的人士,参与「双盲对照口服激发测试」,以了解他们的鱼类致敏原。

参加者被随机分配用三天分别进食含有鲩鱼、三文鱼或安慰剂成分的试食品,每次试食相隔最少48小时。结果如下:

 

呈阳性反应

呈阴性反应

总数

20

8

只对鲩鱼过敏

14

只对三文鱼过敏

1

同时对鲩鱼及三文鱼过敏

5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临床讲师梁诗彦医生表示:「我们的研究显示,华人鱼类过敏患者普遍对部分鱼类品种出现耐受性。换句话说,一些对鲩鱼过敏的患者,他们可以食用三文鱼或其他品种的鱼类,反之亦然。研究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建议日后的特异性IgE检测应该针对患者的背景而选取相应的鱼类致敏原。在我们研究的各个鱼类品种当中,研究参与者主要对鲩鱼产生过敏反应。」

由鲩鱼中鉴定出新致敏原标志物Cten i 1

早前一项本地调查显示,鲩鱼是香港儿童食用最多的鱼类。中大儿科团队进行的另一项鱼类过敏研究,就是调查鲩鱼的致敏性。团队招募了69名经IgE过敏测试证实对鲩鱼过敏的人士,进行血液测试以了解他们对不同鱼类的特异性IgE水平。

 

特异性 IgE水平 (中位数)

鲩鱼

4.85kUA/L

鳕鱼

1.75kUA/L

三文鱼

1.34kUA/L

*kUA/L = kilo units of Allergen per liter千克致敏原/每升食物

结果显示,鲩鱼的特异性IgE水平比与鳕鱼和三文鱼高,即代表会衍生较高的致敏反应。研究人员进一步纯化三种鱼原有的小清蛋白,并从鲩鱼小清蛋白中鉴定出带有最高IgE水平的Cten i 1,而三文鱼小清蛋白Sal s 1具最低致敏性。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梁逸轩博士表示:「倘若敏感测试中没有某种鱼类的标志物作检测基础,一般会以三文鱼及鳕鱼的特异性 IgE水平作代替。但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香港患者而言,此两种鱼类都是致敏性较低,缺乏临床参考价值,亦有可能导致敏感测试错误,出现假阴性。因此,我们研究日常食用鱼是否更适合用作诊断工具,并成功确认鲩鱼的关联性。我们的调查更发现了一种新的致敏原标志物Cten i 1,并​​已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免疫学联合会的致敏原数据库注册,成为诊断工具。我们相信,这将提高未来过敏测试的准确性及特异性。」

梁廷勋教授补充:「基于这一创新的发现,我们的团队正进行以IgE或嗜碱性细胞激活水平为基础的敏感测试,希望给鱼类敏感患者带来更多更好的消息。我们亦欢迎公众参与我们的研究,以更全面地了解香港人口的致敏食物来源。」



中大医学院儿科团队发现鲩鱼为港人鱼类过敏的主要源头,并找到新致敏原「小清蛋白Cten i 1」,有助提升诊断准确度。(左起)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梁逸轩博士、梁廷勋教授及临床讲师梁诗彦医生

中大医学院儿科团队发现鲩鱼为港人鱼类过敏的主要源头,并找到新致敏原「小清蛋白Cten i 1」,有助提升诊断准确度。(左起)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梁逸轩博士、梁廷勋教授及临床讲师梁诗彦医生

 

梁诗彦医生表示香港最常见的鱼类过敏症状是荨麻疹,还有常见于眼皮和咀唇的血管性水肿,严重的会出现过敏性休克,有生命危险。

梁诗彦医生表示香港最常见的鱼类过敏症状是荨麻疹,还有常见于眼皮和咀唇的血管性水肿,严重的会出现过敏性休克,有生命危险。

 

梁廷勋教授表示如果可以在过敏测试中包括更多种类的鱼,例如淡水鱼,便能够作出更准确的临床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及适当的饮食指引,避免过度戒口。

梁廷勋教授表示如果可以在过敏测试中包括更多种类的鱼,例如淡水鱼,便能够作出更准确的临床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及适当的饮食指引,避免过度戒口。

 

梁逸轩博士表示团队会进一步探究香港常见鱼种的致敏性。

梁逸轩博士表示团队会进一步探究香港常见鱼种的致敏性。

 

何太的女儿在八个月大第一次食鱼,吃了一小口后便不停呕吐,并出现荨麻疹等严重过敏反应,需要入院治疗。随后数次接触鱼后都出现过敏症状,便自行戒吃所有鱼类。何太后来带女儿接受中大的口服激发测试,发现女儿对三文鱼有耐受性,便慢慢将三文鱼加入膳食当中,让其得到较均衡的饮食。

何太的女儿在八个月大第一次食鱼,吃了一小口后便不停呕吐,并出现荨麻疹等严重过敏反应,需要入院治疗。随后数次接触鱼后都出现过敏症状,便自行戒吃所有鱼类。何太后来带女儿接受中大的口服激发测试,发现女儿对三文鱼有耐受性,便慢慢将三文鱼加入膳食当中,让其得到较均衡的饮食。

 

双盲对照口服激发测试是诊断食物过敏的黄金标准。图中的是加入
鲩鱼的肉饼。营养师先用猪肉打成肉饼,再加入不同份量的鲩鱼。由于肉饼加入了不同的香料掩盖鱼的味道,因此接受测试的人不能分辨出肉饼的成分。

双盲对照口服激发测试是诊断食物过敏的黄金标准。图中的是加入 鲩鱼的肉饼。营养师先用猪肉打成肉饼,再加入不同份量的鲩鱼。由于肉饼加入了不同的香料掩盖鱼的味道,因此接受测试的人不能分辨出肉饼的成分。

 

皮刺测试适合作为初步的过敏筛查测试。原理是将致敏原,例如鱼肉的粹取物,滴在测试者的手臂,再用已消毒的刺针轻轻刺一下令致敏原渗入皮肤表层。如果测试者对该致敏原有过敏反应,就会出现一个小风疹。

皮刺测试适合作为初步的过敏筛查测试。原理是将致敏原,例如鱼肉的粹取物,滴在测试者的手臂,再用已消毒的刺针轻轻刺一下令致敏原渗入皮肤表层。如果测试者对该致敏原有过敏反应,就会出现一个小风疹。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测试系统透过量度血清中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浓度,了解身体对哪种鱼过敏。可是,系统只能提供28种鱼类作测试,而且大部分都属于欧美国家常吃的鱼类。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测试系统透过量度血清中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浓度,了解身体对哪种鱼过敏。可是,系统只能提供28种鱼类作测试,而且大部分都属于欧美国家常吃的鱼类。

 

下载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