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與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
發布智障子女的成長與家庭為本介入服務研究成果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家庭及小組實務研究中心及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今天(12月4日)發布「智障子女的成長與家庭為本介入服務」研究成果。現時,大部分居住於社區的智障人士主要由家長照顧。隨著父母年齡增長,在欠缺足夠社區支援、居家支援服務下,往往對照顧已成長的智障子女力不從心。是次研究旨在發展一套有效協助輕中度智障青少年及其家庭的介入模型,幫助舒緩智障人士父母的親職壓力、提升父母的親職效能感、改善親子關係,以及建立家庭間的互助網絡。
研究結果指出,家庭為本的介入服務對智障青少年與家庭成員的相處帶來正面影響,有助父母回應其智障子女的發展需要,促進家庭成員之間對照顧智障青少年的合作。研究亦發現通過多元家庭小組,即將數個受相同病理影響的家庭置於一個小組中的治療方式,有助提升家庭關係、促進家庭之間的互相正面影響,引發對有智障家庭成員的新理解,介入過程中亦展現家庭充滿創意和活力的一面。智障青少年在家庭與家庭互相支持和共同成長的氛圍中,可以學習自我照顧能力和建立友誼。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馬麗莊教授表示:「多元家庭小組療法通過創造共同經驗、灌輸多元觀點,讓參與家庭在過程中學習其他小組成員的優點,產生多元可能性及推動多元資源流動來促進家庭的改變。在小組的互動過程中,這種療法強調參與家庭互相支持、互相了解、主動投入及經驗學習、減少污名感,以及增強參與家庭內及家庭間的社交支持網絡。」
是次臨床研究正值新冠疫情,團隊因應社會現況而發展了綫上模式的家庭爲本介入服務,並證明了其有效性及可行性。綜合研究結果,家庭為本介入和多元家庭小組是服務智障青少年家庭的一個新服務選項。此外,研究結果亦建議社會服務機構可在綫上為智障青少年及其家庭推行家庭為本服務,減低因社交距離、封蔽檢疫政策等社會因素對服務提供的影響,讓有需要的家庭能夠持續接受服務。
是次研究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的賽馬會「智同行」支援及訓練計劃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