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痛神器俯拾皆是 为何痛症仍治不好 - 毕龙腾博士

文章来源:信报  - 中大医论 30/10/2020

毕龙腾博士

中大中医学院助理讲师及注册中医师

治痛神器俯拾皆是 为何痛症仍治不好

随着各种专业的治痛工具商品化,「治痛神器」可谓伸手可及、随处可见。于商场走一圈,治疗痛症的商品之多可
比天上繁星,如物理治疗的红外线治疗仪、按摩枪、脉冲电疗贴、颈椎牵引器;中医的真空拔罐;各种源自中医、
西医及民间经验的止痛内、外用药;模仿人类手法的机器如按摩椅及各身体部位的按摩器。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何
已手握各种「神器」的你,痛症还是缠绵不愈?
乱用加重症状
不清楚致痛根源所在:「治痛神器」不懂问诊、触诊及各种专业检查,没有查找致痛根源的功能,不能指导患者作
出针对性处理,患者只能根据主观感受、自身经验作出地图炮式大范围处理,而庆幸的是,即使药石乱投,患者偶
尔还是能够投中致痛根源,使症状缓解。但必须留意,有部分因骨病、外伤等原因引起的痛症,乱用「神器」反使
症状加重、延误治疗、得不偿失。
不知致痛根源的产生原因:最令患者抓狂、沮丧的是,为什么疼痛缓解后,相隔数分钟至数天,症状还是会再回来
?可能性有二,一是致痛根源还未彻底消除;二是因为大家忽略了最初致痛根源的产生原因,若致痛根源是因生活
作息不恰当、工作姿势错误等原因而产生,没对准病因作出针对性改善,疼痛消除后,还是会一直回来。「治本」
的难度与所需付出的努力,远比大家想象中多。
未能有针对性地调整解剖结构:有些痛症是由解剖结构异常、压迫神经引起,而坊间的治痛商品大多都没有活动关
节的功能,余下的亦只能小幅度活动关节,未能作出仔细及有针对性的解剖结构调整,故此「神器」对此类痛症收
效甚微。
手法难以模仿
「神器」的升级空间还有多少?
随着医学人工智能飞速成长,机器不断革新,未来的新型「治痛神器」能否帮患者自助治痛、摆脱医生?笔者认为
医生问诊、触诊及各项专业检查等查找致痛根源、病因分析功能均有望可被人工智能及机器取代,而能调整解剖结
构、解除神经压迫的人工智能及机器,则恐怕不能于短期内面世,因人类结构复杂、个体差异性大,手法、手术等
方法的技术变化多样而复杂。
要模仿人类手法尤其困难,中医、物理治疗及脊医等专业,经过数十年研究,均未能将手法参数量化、标准化,而
没数据、没沟通语言,人工智能及机器又能从何入手学习?要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模仿人类手法以调整人类解剖结
构,难度恐怕比研发无人驾驶还要高。
科技日新月异,说不定升级版「治痛神器」还未面世,科学家已将人类升级至机械躯体,不必再受疼痛与其他疾病
折磨!

Copyright © 2018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