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胎毒要謹慎 - 繆江霞博士

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19/07/2019

繆江霞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專業應用副教授及註冊中醫

清胎毒要謹慎

清胎毒的習俗在香港流傳甚廣,認為懷孕後期如果不清胎毒,將來小朋友的皮膚會容易出疹和生瘡。那麼究竟何謂胎毒?是否每個孕婦都必須清胎毒?清胎毒有副作用嗎?以下從中醫的理論和實踐來談談筆者的看法。


1.什麼是胎毒?
中醫認為:邪之甚為毒,即風、寒、暑、濕、燥、火6種致病邪氣嚴重了就叫「毒」。常見的有風毒、濕毒、熱毒等等。所謂「胎毒」是指孕婦懷孕期間感受毒邪,傳給胎兒,致胎兒出生後產生相應病症。如新生兒出現病理性黃疸、動風抽搐,嬰幼兒出現濕疹、過敏性皮炎、皮膚出現瘡癤等等。


須辨證下藥
2.引致胎毒的病因有哪些?
孕婦本人的體質偏熱,或孕期飲食不節,過食煎炸肥膩、過度滋補,或不注意清潔衞生而感受濕熱毒邪,或脾氣暴躁,肝火旺盛,都可導致母親內熱過重,傳給胎兒,造成胎毒。


3.胎毒有哪些症狀?
胎毒輕者則小兒皮膚瘙癢,發生濕疹、紅臀、口瘡、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嚴重者可造成新生兒發熱發寒,抽搐、黃疸、驚叫、煩躁夜啼等。


4.是否孕婦在懷孕後期都必須清胎毒?
一般來講,大部分孕婦處於陰虛內熱,但是這種虛熱並不嚴重,所以不能稱為「毒」。只有小部分孕婦會發生胎毒。如果孕婦出暗瘡、皮疹、口臭、口潰,或出現便秘、小便黃、口乾舌燥、皮膚瘙癢、水腫嚴重、血壓過高的問題,就有必要清胎毒。


5.哪些中藥可清胎毒?
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治療。要根據孕婦的體質和臨床表現確定清胎毒中藥的種類和用量及配搭。如熱毒,可用黃芩、金銀花等;濕毒可用玉米鬚、白蓮鬚等;肝火可用鈎藤、枸杞子、菊花;風毒可用蟬蛻、鈎藤。同時需要配合用一些安胎的藥物來防止流產和早產。孕婦自己很難掌握適當的用藥時間和用量,臨床上應該諮詢有經驗的中醫師處方
清胎毒,切不可自行擇藥。如果孕婦是寒性體質,且沒有胎毒,則不可清胎毒,否則容易引起孕婦及胎兒體質的改變,或傷及脾胃引起腹痛腹瀉,及引起早產。香港民間流傳的清胎毒傳統藥物白蓮鬚用量過大可引起早產,傳統涼茶如廿四味等也不建議使用。


忌煎炸燥熱
6.哪些食物可清胎毒?
涼性食物可助清熱毒,如西瓜、綠豆沙、豆腐、腐竹、椰青、荷葉、鴨蛋、鵝蛋。清濕毒的食物包括薏米、白蓮鬚、冬瓜皮、粟米鬚等。另外,多吃青菜蔬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也很重要。忌煎炸燥熱辛辣肥膩之品,少食蝦蟹、竹筍及燒鵝等發物。

7.何時適宜清胎毒?

妊娠36周後清胎毒較安全。30周之前胎兒未完全發育成熟,太過寒涼容易引起子宮收縮,引致早產。


8.清胎毒湯水
袪濕消腫湯:
材料:蓮子、粟米鬚各50克、鮮冬瓜皮100克、豬肉200克、蜜棗3粒。
做法:將以上材料洗淨,放入煲,加水1500毫升,用大火煲至水滾後,改用小火繼續煲1.5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利水消腫。
適應症:妊娠期有濕毒,如妊娠高血壓伴重度水腫。

Copyright © 2018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