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痛風」各不同 - 孔慶瑜醫師

文章來源:晴報  - 中大醫說 21/04/2021

孔慶瑜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教學助理、註冊中醫師

中西「痛風」各不同

痛風的英文名稱(Gout)來源於拉丁語Gutta,意思是一滴液體,其命名始於中世紀的體液學說,認為痛風是由於血液中的病態物質滴到關節內部與周圍所造成。現代醫學認為痛風是由於體內嘌呤代謝障礙、尿酸生成過多或尿酸排洩減少,引致血中尿酸濃度增高所引起。患者通常在午夜或凌晨發病,關節局部會發熱、紅腫以及出現劇烈疼痛。

 

痛風常發生在下肢大拇趾關節,也可出現在腳踝、膝蓋、手腕、手指和手肘等處。如尿酸值持續過高,在關節腔液中可抽取出尿酸結晶。若長期沒有治療,痛風病人容易在關節或皮下出現痛風石,嚴重的話會導致關節變形。

 

中醫對痛風的認識早於南朝《名醫別錄》就有記載。最初是指因風邪以致百節皆痛,出現以四肢骨節遊走性疼痛、反覆發作為主要特徵的疾病。歷代醫家對於痛風的相關論述豐富,但也較為雜亂,出現不少症狀類近、病理卻不盡相同的病名,例如︰以關節紅腫劇痛、不能屈伸為主就稱「歷節風」,以四肢骨節疼痛如虎咬、晝靜夜劇為主就稱「白虎病」等。這些病名互稱互用,頗為混亂。直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才明確把痛風獨立列為一個章節討論,把它區分出來。他指出痛風特點為痛有常處、赤腫灼熱、且夜則痛甚,認為痛風是由於血受熱沸騰,再因受風寒濕,以致熱血得寒、污濁凝澀而作痛。此說法得後世醫家贊同。現今多把痛風納入「痹證」範疇論治,認為是因感受風寒濕熱之邪,閉阻經絡,氣血凝滯所致。

 

古今認識的痛風雖有相似之處,但兩者在疾病的基礎上仍存在差別,斷不能直接把中醫的「痛風」與現代的「痛風(Gout)」畫上等號。然而,中醫在臨床上仍可以結合傳統理論,在辨證論治的前提下,替「痛風(Gout)」的病人治療。

Copyright © 2018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