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普通話速遞
1. 服務員,來瓶啤酒!
2. 趕明兒咱也來趟自由行。
3. 晚上演火燒赤壁,你來周瑜,我來黃蓋。
4. 他的脾氣你還不知道,誰說他他就跟誰來真的。
5. 等會兒書法示範,您給來兩筆。
6. 現在的「三陪」小姐,誰給錢她就跟誰來。
來、弄
這六句話中每句都有「來」字,不用多解釋,大家也能明白它們意思不一樣:第一句的「來」字,表示要求;第二個「來」表示參與;「你來周瑜,我來黃蓋」的「來」表示扮演;「來真的」表示發脾氣;第五個「來」表示寫;最後一個「來」是發生性關係的意思。
但如果要把這個「來」字替換成別的動詞,反而不容易表達清楚。在口語當中,用一個相對模糊的動詞表示做某個動作,以代替意義更具體卻難於表達的動詞,這樣的例子很多。再看一組句子:
1. 電腦壞了,你幫我弄弄。
2. 這事兒非弄清楚不可。
3. 你去弄點子彈來。
4. 好歹弄倆菜就行了。
5. 今年還能弄套房子。
第一個「弄」字,表示修理;第二句的「弄」表示追查;「弄點子彈來」的「弄」表示不擇手段地取得;「弄倆菜」就是炒幾個菜;最後一個「弄」是取得的意思。
除了「來」、「弄」之外,「幹」、「打」、「玩兒」等動詞也有這種神奇功能,比如:
幹、打、玩兒
幹︰
1. 幹煤礦的
2. 幹了三碗炸醬麵
3. 我們三口去了趟迪士尼,幹了小兩千。
4. 他惹了你?跟他幹!
5. 幹掉他!
打︰打槍、打魚、打傘、打水、打醋、打的、打毛衣、打官腔、打撲克兒、修枝打杈兒
玩兒︰玩兒鳥、玩兒股票、玩兒花招兒、玩兒陰的、玩兒深沉、玩兒稀的、玩兒一大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