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 歴史系 歴史系
聯絡我們
年度

學術活動

「丘鎮英基金訪問學人:邢義田教授公開講座」片段重溫

由丘鎮英基金贊助、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及中國歷史研究中心主辦的「丘鎮英基金訪問學人公開講座」,邀得蜚聲學界的秦漢史研究專家——中央研究院院士邢義田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主講兩場專題講座。講座吸引了中大師生及公眾人士參與,備受好評。

第一場講座於2019年3月4日舉行,講題為「平民與邊塞隧長:對中國古代基層社會讀寫能力的再思」。邢教授認為,關於古代基層社會讀寫能力的理解,學界迄今仍存在著不小的爭論。一類觀點認為,當時基層社會普遍缺乏讀寫能力。政府中官文書的下傳也只能到一定的水平。而對此持不同看法的學者則傾向於將秦漢中國理解成一個學習型社會。兩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傳統文獻和出土材料支持。但目前要對古代社會的讀寫能力給出一個非常全面和確切的結論仍極為不易,還需要經歷時間和地理空間差異的挑戰,另外文書可能存在的代筆代書也是容易造成判斷錯誤的陷阱。

如果從文書管理較為嚴謹和精確的邊塞行政文書來看,雖然並非全部,漢代選自地方的一部份基層官吏,如隧長,其本身完全有能力處理文書。官府也通過明確而嚴格的紀錄進行統計和管理,從基層社會動員起來並培育具有讀寫能力的人才。同時,通過任職期間的學習,基層官員也可以確實掌握被官方認可的文書行政能力。最後,邢教授提出了一些反思,包括讀寫能力的教育方式、典籍簡的發現與漢王朝在河西的文化擴張的關係等。另一方面,在理解古代社會讀寫能力的同時,邢教授強調人們重新認識聽與說的社會價值。

第二場講座則於2019年3月8日舉行,主題為「從可視性角度談漢代的印綬與鞶囊」。邢教授的思路始於制度史的反思。他認為傳統制度史研究主要從文獻出發,對器物和圖像材料所具有的「可視性」重視不夠。但制度的穩定和延續要借助有形的符號(包括文字和非文字)而得以明確化和可視化。這便是談論制度中「可視性」的關鍵意義所在。

而對於漢代,印綬(用於將官印繋在腰帶間之絲帶)和鞶囊(盛裝印綬之囊袋)無疑是談論這種政治權力「可視性」的極佳媒介。由於主要用於簡牘上,漢代官印的尺寸較小,需要通過印綬和鞶囊的配套和裝飾來加強印章原本的政治性表達力量。同時,印綬帶有的色彩和鞶囊具有的不同樣式所體現的「可視性」都需要從穩定和彰顯權力關係的角度去理解。在邢教授看來,將為官者的身份等級和政治秩序彰顯出來,或許是漢代社會的一種官方要求。

 


2019年3月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講座系列」片段重溫

2019年3月6日,香港中文大學學術交流處(國內事務)及歷史系合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講座系列」,邀得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鄔文玲教授進行演講,講題為「漢代簡牘中的契約文書」。

鄔教授整理秦漢簡牘多年,此次演講集中探討漢代簡牘中幾種典型的契約文書,包括買賣、借貸、遺囑、合夥等,尤其對有爭議的釋讀提供新的解決方案。鄔教授還介紹了契券剖分、刻齒、酒等漢代契約的物質形式及訂立儀式,進一步觀察了契約與漢代社會之間的關係。

 


活動備忘

學術講座

2019年3月18日(星期一)
Decolonization and the Making of New Shanghai, 1949-1976
日期: 2019年3月18日(星期一)
時間: 下午6時30分至8時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4樓402室
講題: Decolonization and the Making of New Shanghai, 1949-1976
講者:  龍浩磊博士
約克大學歷史學系
語言: 英語
查詢: 3943 8659

 


學術講座

2019年3月22日(星期五)
Political Meritocracy in Early Modern Europe, or Why Matteo Ricci thought China was a Utopia
日期: 2019年3月22日(星期五)
時間: 下午2時30分至4時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地下G24室
講題: Political Meritocracy in Early Modern Europe, or Why Matteo Ricci thought China was a Utopia
講者:  James HANKINS教授
哈佛大學歷史系
語言: 英語
查詢: 3943 8541

 


中華貨殖論壇 2018-19

2018-19年度的中華貨殖論壇十分榮幸邀得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副院長(研究)及經濟學教授余曦教授主講兩場講演,細節如下:

2019年3月21日(星期四)
第一講
“Objective 2049” or How to Overcome the Legacy of Deng Xiaoping in Reforming the Chinese Economic System? Between Necessities and Dilemmas
日期: 2019年3月21日(星期四)
時間: 下午7時至8時30分
地點: 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66號
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主持: 科大衛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偉倫歷史學研究教授
2019年3月22日(星期五)
第二講
40 Years of Economic Reforms in China: Towards Convergence with Western Capitalism?
日期: 2019年3月22日(星期五)
時間: 下午5時至6時30分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
行政樓地下祖堯堂
主持: 何佩然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副系主任及教授

講座以英語主講

免費入場,敬請預留座位
– 網上登記 www.history.cuhk.edu.hk/Event/2019_HBC/
– 電話留座 3943 8541

講座詳情,請瀏覽 www.history.cuhk.edu.hk/Event/2019_HBC/www.hkpl.gov.hk

主辦機構: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比較及公眾歷史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比較及公眾史學文學碩士課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

贊助:中大卓犖歷史發展基金

 


學術講座

2019年3月23日(星期六)
香港文物保護:歷史與變遷
日期: 2019年3月23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12時至1時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潤昌堂1樓101室
講題: 香港文物保護:歷史與變遷
講者:
 
潘淑華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語言: 粵語
查詢: 3943 5796

敬請預留座位,網上登記 www.cuhk.edu.hk/adm/taster-fair

主辦機構: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梁保全香港歷史及人文研究中心

 


學術講座

2019年3月23日(星期六)
清朝新界土地的律例與習慣
日期: 2019年3月23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2時至3時30分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4樓405室
講題: 清朝新界土地的律例與習慣
講者:  張瑞威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語言: 粵語
查詢: 3943 5796

 


歷史學部一年級研究生研討會2018-19

日期:2019年3月29日(星期五)
時間:上午9時30分至中午12時30分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1樓101室
主持:張嘉樂

講者 講題 語言
彭 皓 崇禎末年行鈔考 普通話
劉文斌 以《山東經會錄》為中心的明代中後期財政研究 普通話
呂卓遙 清中晚期四川南部縣鹽業與地方社會 普通話
李冠智 李鴻章評價的轉變的歷史意義—以上海李公祠的發展為視角 (1901-1937年) 普通話
詹婧予 1930年代廣州政府的社會教育事業與國民性改造 普通話

日期:2019年4月12日(星期五)
時間:上午9時30分至中午12時30分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1樓101室
主持:王家耀

講者 講題 語言
張倩儀 紡織考古與漢代絲綢之路貿易面目 普通話
易水涵 唐朝前期實錄修纂研究綜述及選題研究進展 普通話
譚曉君 學以致聖:宋儒顏回論述中學的轉向 普通話
史穎然 北宋中期祭天禮儀改革的政治意義 粵 語
葉健孚 「洛蜀朔黨」新考 粵 語
方慧雯 向民主吶喊:《自由人》與香港第三勢力運動研究 普通話

日期:2019年4月12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5時30分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1樓101室
主持:王家耀

講者 講題 語言
汪伊喬 海洋貿易中的廣州:從朝貢貿易到天子南庫 普通話
王永曦 明清陝西清峪河流域的水利爭端與地方社會 普通話
藍 圖 甘州府南部的番漢問題和水源地問題 (1725-1911) 普通話
吳子祺 國民革命中的法國殖民管治:國民革命軍南征與廣州灣租借地 (1924-1926) 普通話
郭燁佳 「殤女」?「悍婦」?:官方語境下惠安女性的風俗改良與形象建構 (1912-1949) 普通話

如有查詢,請致電 3943 8541。

 


各老師及同學如欲投稿,請將中英文稿件以電子郵件方式傳至 chanfiona@cuhk.edu.hk
截稿時間為每週二下午四時正。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