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 歴史系 歴史系
聯絡我們
年度

系務消息

《歷史系訊》又與大家見面!

希望大家渡過了一個愉快的聖誕及新年!

 


 

改選修讀科目

今天為 2021-22 年度下學期的開課日。CUSIS網上改選期如下,有意修改選修科目的同學請於指定時間登入CUSIS系統辦理改選科目手續。

本科生課程:2022年1月17日晚上8時30分至1月23日晚上8時30分
研究生課程:2022年1月10日早上10時至1月24日下午5時30分

 


 

專訪

《之間人》— 訪梁元生教授

訪問、撰文: Ophelie C

 

梁教授在中國文化研究所,於中大前校長金耀基教授題字的
「結合傳統與現代 融會中國與西方」書法前留影。

 

比較及公眾史學課是中大歷史系深受專業人士歡迎的碩士課程,筆者有律師朋友和傳媒朋友攻讀,都大讚得益匪淺。而當初為香港引入這熱門學科的人就是梁元生教授——他擔當橋樑,引進美國公眾史學正統,兼採中西事例,在香港發展出這門糅合歷史與現實、融會傳統與現代的學科。跟梁教授訪談,他常自言是「Man of in Betweenness」 (不落二邊、存在於兩者之間的人,簡稱「之間人」),這個「之間」的概念更貫穿其學術成就以至人生觀。

遊走中西文化、學術與應用之間:
赴笈美國成公眾史學創始人助教 為中國引入新治史方向

「因為我自己都是關心現實的人,現實就是社會如何生活,如何學一些自己認為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梁教授這樣解釋他對公眾史學的興趣。冥冥中或者也注定由他將公眾史從美國引入中國,原來他跟美國公眾史學先驅羅拔‧凱利教授 (Prof. Robert KELLEY) 淵源甚深,70年代末在美國當研究生時,正正是大師幾個助教之一,因此常有機會跟這位公眾史學創始人交流,而那時候剛好就是凱利教授創立和積極推動公眾史學之時期。

「我跟他相識是因為教書…」梁教授細說與凱利教授的相處點滴,「他平時跟助教相處時常常會提起公眾史,鼓勵研究生投入Public History範疇的研究。他積極推動這個研究方向,又跟我們分享一些想法,說『這些是當代史學的一個很重要的發展』」。

梁教授憶述,凱利教授私下常常強調公眾史的現實應用,就如他在《公眾史學家》 (The Public Historian) 創刊號所言,希望課程的培訓有助畢業生未來在職場專業崗位發揮所長,「學了歷史,有些方法和知識可以應用的」,他認為在政界、商界、法律界、博物館、檔案管理等領域內都有可供歷史學家發揮專長之處。

 

梁教授 (中) 與其博士論文導師、著名歷史學家徐中約教授 (左) 於美國加州大學
聖塔芭芭拉分校合影; 美國公眾史學先驅羅拔‧凱利教授(右)

大概在凱利教授的耳濡目染下,公眾史學的種子早埋藏在梁教授心底,並在90年代末中大歷史系面臨收生及經費不足時發芽。前系主任蘇基朗教授曾公開這麼說:「幸虧從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回來的梁元生教授,他推介了母校的 Public History 課程。」據說就是梁在課程改革會議上提出了這個重大發展方向,後來課程茁壯成長,學生不乏政界、商界鉅人,不單扭轉中大歷史系急劇萎縮的危機,更吸引內地不少學府紛紛向中大取經。這算是不負前輩期望,成功將這門學科發揚光大了吧?但梁教授不願居功,只淡然說:「這是很多同事一起討論的結果。」

Public History 翻譯成「公眾史」而非「公共史」,背後也有深思。梁教授解釋:「選擇就是公共與公眾吧!我們認為是以人為主,因為『公共』牽涉的是一個概念式的問題… 當你研究學術史或思想史,『公共』(的概念)是很重要的,但如果我們研究民眾史、研究人的歷史,那當然是『公眾』會好一點。所以我常覺得這課程很強調公眾,即社群(Community),是關乎社區的歷史。」

關心現實也不忘史學傳統:
醉心史料研究 日看數小時舊報縮微影片

作為「之間人」,梁教授關心現實的同時也不忘史學傳統,皆因史料讓他着迷。「我以前在新加坡教學之時是每天數小時伏在案頭看那些縮微影片,即舊報紙的編微膠片(microfilm/microfiche),後來自置一部二手機器讓自己可以在家裏看。」梁教授侃侃而談沉醉於海量史料的樂趣,筆者本來對歷史興趣一般,但聽他這麼一說,突然明白那些厚厚的史料恍如一條開啟時光隧道的鑰匙,讓史學家恍如置身古代。

梁教授特別提到舊上海的報章《教會新報》和《萬國公報》,他興致勃勃地說:「史料是吸引的,看到當時的人是如何報道,當時的人寫甚麼… 那些人報道的是當時發生的事情啊!例如船期、興建第一座發電廠之類,這些就是當時民眾有興趣的東西。」「以前你要等一星期才能看,現在還可以一口氣看下去呢!」

這兩份報章的靈魂人物就是梁教授碩士論文主角林樂知,是林的史料牽引他對上海史越挖越深,「上海史算是我的老本行,最核心的研究就是放在上海史,而這是偶然的。因為我的第一本書是寫林樂知,林樂知就是在上海,他在上海有57年時間那麼長… 我本來沒打算研究上海,只是因為他在上海…」。梁教授如今是上海近代史的權威,由上海社科院前副院長熊月之教授主編的《海外上海學》中,「名家剪影」章節有專文探討他對上海學的研究和貢獻,當中特別讚揚他「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研究視角,以『聯繫人』作為分析上海道台的立腳點,從而使書中包含的內容顯得異常豐富」。

提出「聯繫人」的研究新視角:
以嶄新角度及比較史觀研究中國近代史

梁教授是第一個提出以「聯繫人」角度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人,《海外上海學》形容「這與那種純粹的官制研究有着很大的不同」。那他這個嶄新的概念從何以來呢?他說靈感來自澳洲土著在殖民地政府下所擔當的角色,「我是第一個這樣寫的人… 那時我在看一本有關澳洲歷史的書,發覺有些土人專門被安排充當 Linkage Man (聯繫人),我看了就覺得這個對我的研究很合用啊」。

而這個「聯繫人」觀念就是梁教授現在常說的「之間人」雛型,他解釋:「我給道台一個觀念叫Linkage Man,如何連繫呢?第一是中央官員與地方關係的中間人、另一是西方文化與傳統中國文化的中間連繫人物,最後就是商人與文士、仕紳中間的連繫人物… 這三個 (層面) 分別就是地方史、中西交流史和政治行政史。」

這種「之間」的相互連繫也有助其比較史觀的形成,他熱衷比較香港、上海與新加坡的城巿文化和發展,他解釋:「研究三個城巿就是要將比較、連繫層面放進去… 看她對不同事物或外來衝擊是如何應對的,這就是透過比較。而比較可以平行發展的,即大家沒有互相參照的… 另一個則是相連的,即連繫性的層面,那一定是大家有交集的。看商人的交集、移民的交集,甚至消息,例如你看到一個電報的網絡… 這些都會令這些城巿有很大的互相影響,例如出版。」

說到出版,有個人一直縈繞梁教授心頭:商務印書館英文部前主任鄺富灼。「他本是一個台山仔,然後赴美留學23年… 餘生在上海做很多翻譯和商務 (印書館) 的工作,引入很多英文書。現在已沒多少人知道了,以前所有中學生、大學生讀的英文課本都其實出自他那兒。」梁教授如數家珍般細說鄺的生平,原來他已研究對方逾25年,「我認為他是很重要的一個人,將英文、將西方知識透過讀本傳播,在他們的那個時代,有多少人會讀英文?但有他以後就人人都讀了,因為有了教科書」。

研究對象折射自己人生態度:
「之間」概念貫穿個人成長與學術貢獻

梁教授承認揀選研究對象時,除了受到史料牽引,研究的題目或者也折射了本身的人生觀。「我跟進了鄺富灼二十多年這麼長時間,我也思考,他的人生值不值得我花這麼多時間…我覺得這些人物的生命與我們關心的東西有連繫,或者與我自身的經歷有連繫。」「我覺得我研究甚麼人物呢?可能就是背後的概念,就像剛才所說的『之間人』,你為何感興趣呢?原來他是共享你的人生態度,慢慢發覺自己研究的那些人都是 somewhere in between (存在於之間的)。」

這一點,可能與梁教授自身經歷有關。他小時候常常搬家轉校,11歲已在新界9個地方住過,「我在天水圍、元朗墟、東頭村去到火炭、拔子窩、大圍然後去到上水,上水住古洞,之後才到吉澳的」,他最記得當年在上水東莞學校雖然只讀了半年,但深得老師歡心。他自小深得師長器重,筆者聽聞中大以前幾間書院各自為政,他就讀時卻竟自由穿梭於三所學院之間,「三個系主任我都認識的,我入了崇基,那崇基那位羅球慶主任教了我四年;新亞的孫國棟主任則聘請我做研究助理… 聯合的劉偉民主任跟我認識較久,關係亦很深刻」。

及至在中大任職,他一直有多重身份,除在歷史系任教及曾當系主任之外,亦曾兼任文學院院長、崇基學院院長、人文學科研究所所長、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要職,遊走於各專業領域之間。而學術研究方面,「之間」概念明顯是其治史核心——他一直在中國與西方、歷史與現實、傳統與現代之間探索,都是跨地域、跨學科和跨時段的課題。他對「之間」的哲學有一套精闢的見解,他強調,中西文化交融絕不是中西方各佔一半,他闡釋:「中間是只有 Middle Way (中道),中間是很窄的,In Betweenness 就是,嘩!大到不得了,總之就是在這兩個邊緣之間就可以有很多地方。」這套哲學也可以應用在人生取捨上,他說:「這釋放了自己,就不用走走一條那麼窄的路。若只有中間、中間只有一條線般走得那麼辛苦啊!但你身處之間就海闊天空了。」

 


 

人事動態

新人事任命

歡迎潘鳳儀女士加入歷史系!潘女士已於2021年12月22日到任,主要負責協助本科課程事務。

 


 

離職消息

盧淑櫻博士已於2022年1月4日離職,在此衷心感謝她對歷史系的貢獻。

 


 

學術活動

2021年11月26日舉行的「歷史學部畢業班研究生研討會 2021-22」片段重溫

一連兩場「畢業班研究生研討會」已於11月26日完滿結束。研討會為我系研究生提供一個互動交流平台,分享和討論他們的研究成果。

 

 


 

2021年11月26日由潘淑華教授主講的學術講座「不懂游泳的人為何會研究中國游泳史?《閒暇、身體與政治:近代中國游泳文化》」片段重溫

潘淑華教授在11月26日題為「不懂游泳的人為何會研究中國游泳史?《閒暇、身體與政治:近代中國游泳文化》的寫作過程」的研究生研討會上,介紹她出版學術著作的經驗。她的書以閒暇與政治的關係為主軸,探討游泳文化在中國社會的作用。她解釋游泳在中國是一股驅使社會和政治轉變的力量,國家試圖伸展權力至游泳場,期望以國家理念形塑或規範民眾的閒暇空間及身體場域。1949年以後,閒暇與國家政治進一步結合,游泳成了建構宣傳文化的一部分,毛澤東游泳的圖像美化成「紅、光、亮」的形象,「群眾游泳」成為民眾體現崇拜毛澤東的政治活動。潘教授還跟同學分享她為此書選題及研究的經驗,如何從檔案館和田野調查中取材及對應繁複的修改書稿過程。

 

 


 

2021年12月3日由林永昌教授主講的學術講座「帝國的書寫與漢代農業的區域差異」片段重溫

林永昌教授在12月3日題為「帝國的書寫與漢代農業的區域差異」的研究生研討會上,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從事的研究工作。林教授以考古證據鑽研漢王朝管治中的環境及生態變遷。他發現漢王朝的管治要面對各管轄地非常不同的環境,因此王朝由上至下滲透至各地方的政權會有很大差異,這種差異或會影響王朝根據地方情況改變書寫方式。

 


 

2021年12月8日「香港淪陷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片段重溫

「香港淪陷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已在12月8日假香港中文大學順利舉行。首先由主辦單位代表香港三聯書店葉佩珠女士、香港中文大學張瑞威教授、浸會大學譚家齊博士及及嶺南大學黃君健先生致開幕詞。接著由嶺南大學劉蜀永教授作主題演說。

研討會的題目涵蓋日佔時期香港的「政治與軍事」、「社會與文化」、「文學與宗教」,並邀得多位專家學者發表己見。與會者熱切討論,各抒見解。最後由張瑞威教授作總結發言,研討會完滿結束。

 


 

2021年12月23日「歷史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課程:入學申請簡介會」片段重溫

卜永堅教授及Ian MORLEY教授於12月23日主持了「歷史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課程:入學申請簡介會」,向擬報讀歷史系研究式課程的申請人介紹本系課程、收生要求和申請程序。與會者藉此機會與主持人交流並提出問題。

 


 

活動備忘

2022年1月22日(星期六)
新界史演講系列
傳統律法在現代法庭 III
日期: 2022年1月22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2時至4時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鄭裕彤樓3樓5號演講廳
講題: 新界沿用的中國法律和習俗:
一些有關新界傳統土地信託事宜
講者: 嚴斯泰大律師
貝納祺大律師事務所
語言: 粵語
查詢: 3943 8541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中國歷史研究中心

 


 

各老師及同學如欲投稿,請將中英文稿件以電子郵件方式傳至chanfiona@cuhk.edu.hk。截稿時間為每週一下午四時正。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