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9日的研究生研討會上,何曉清教授在題為「歸家之路:研究、教學與公共關懷」的講座中與本系研究生分享了她成為學者的道路。她以自己的研究為例,介紹歷史探究的敘事方法。她指出學者是從自己的經驗知識為起點做研究,因此做研究時應問「我是誰?」。何教授強調研究歷史時應把個人的故事與更廣的人類和社會現象聯繫起來,從而理解個人與情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她講解如何運用口述歷史重構生命史並真確地保留受訪者的話語和觀點,以及闡明生命史調查強調歷史背景在歷史研究中的作用。此外,她還介紹了互動和深度訪談,並跟同學分享準備和訪談的技巧。她認為在重構歷史時,學者需要有不同的史料來源,包括官方和非官方的記憶,以及強調研究過程中嚴謹考證史料的重要性。
日期: | 2021年11月12日(星期五) |
時間: | 下午4時30分至7時15分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潤昌堂106室 |
講題: | 文獻與田野:《浮生》小記 |
講者: | 賀喜教授 |
語言: | 普通話 |
查詢: | 3943 8541 |
講者 | 講題 | 語言 |
陳卓言 | 廉李公案——清末民初之城市・書業・網絡 | 普通話 |
賀子揚 | 湖南水口山鉛鋅礦局與禮和洋行之商業糾紛 (1916-1920) | 普通話 |
褚梦宇 | “過渡時代” 的一位知識分子——蔣維喬 (1873-1958) | 普通話 |
余詠恩 | The Aspiring Democrats: The Early Intellectual Experience of “Liberal” Communist Party Intellectuals in the 1930s and 1940s | 英 語 |
莫澤銘 | 探討前漢徙民實邊與屯田問題 | 粵 語 |
胡偉文 | The Urban Council as a Political Institution in Hong Kong, 1935-1973 | 英 語 |
講者 | 講題 | 語言 |
賴 岩 | 中醫教育專業化與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的成立 | 普通話 |
黃心禺 | 照明與近代上海的城市生活,1850s-1930s | 普通話 |
張 釗 | 禮與集權—由長沙國諸侯王的喪葬行為看西漢諸侯王級的葬制 | 普通話 |
李淑慈 | The First Company Sale of China’s First State-Owned-Enterprise in 1884 | 英 語 |
SHERPA Diki | Making Tepos more Useful: Extending Judicial Administration in Early Colonial Hong Kong, 1848-1857 | 英 語 |
楊之水 | 馬賊・護路隊・警察:1900年遼東半島的地方武裝與地緣政治 | 普通話 |
趙元莹 | 過眼空花:兩宋之際士大夫心態研究 | 普通話 |
如有查詢,請致電 3943 7448。
日期: | 2021年11月19日(星期五) |
時間: | 下午4時30分至7時15分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潤昌堂106室 |
講題: | 我如何在《東吳歷史學報》出版有關周茂蘭血疏貼黃題跋藁的論文 |
講者: | 卜永堅教授 |
語言: | 普通話 |
查詢: | 3943 8541 |
各老師及同學如欲投稿,請將中英文稿件以電子郵件方式傳至chanfiona@cuhk.edu.hk。截稿時間為每週一下午四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