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飲食之必要:惠及社會與環境的識食攻略

通識沙龍2022-23「新活日常

老派飲食之必要:惠及社會與環境的識食攻略

主講:戴沛權教授
主持:李明博士

簡介

今天晚餐吃什麼?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時常讓發達國家裡面的現代消費者感到困惑。當代人食物選擇多不勝數,營養 「專家」又經常「說三道四」左右我們,加上人們逐漸了解到現代飲食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社會剝削、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這些皆使該問題更趨複雜化。那麼我們該如何才可以食吃得健康、享受、且有良知?對於這個問題,名作家米高•波倫(Michael Pollan)提供了只有簡單七個字的答案:Eat food;not too much;mostly plants。這其實是個極「老派」的吃法,畢竟我們祖先幾千年來的飲食也是這樣,但這相對起現今高度工業化的食品系統而言,卻是革命性的。在這次講座中,我們將探討香港人如何從個人健康、社會公平和環境可持續性等多角度重新思考「吃什麼」這個重要問題。

講者簡介

戴沛權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地球系統科學課程副教授,同時兼任大學通識教育部副主任。戴博士本科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其後在哈佛大學取得工程科學(環境科學及工程)哲學博士學位,並再於麻省理工學院擔任裘槎博士後研究員一年,2013年開始任職香港中文大學。主要研究大氣化學與物理學、農業與森林氣象學、及大氣與生物圈之間的相互作用;他利用超級計算機建立地球系統模型及統計分析全球觀測數據,以了解大氣與陸地生態系統的複雜互動關係,並應對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挑戰,如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對生態系統及糧食保障所帶來的影響 、以及如何改進林業和農業管理以減少對環境的損害等問題。戴博士多次在大氣及環境科學範疇的知名期刊內發表研究結果,包括《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Food》、《Atmospheric Chemistry & Physics》、《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等頂尖雜誌,並獲得聯合國2015年度「世界氣象組織青年科學家研究獎」及香港研究資助局的「傑出青年學者」獎項(2014–2015年度),以及於2018年獲選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成員及義務秘書。 戴博士同時熱心於教學,曾獲頒中文大學「理學院模範教學獎」及「校長模範教學獎」,並為該校地球系統課程的建立與發展貢獻良多。戴博士亦樂於向大眾推廣科普知識,尤其是氣候變化、環境可持續性、信仰與科學等議題,定期到各中小學及公共空間演講,曾多次參與及主持電視和電台節目,以推廣科學及環境教育;亦積極為政府部門包括路政署和漁農署等提供專業諮詢服務。

粵語主講(設手語傳譯)


Language and Music: Nutrients to the Developing Brain

通識沙龍2022-23「新活日常

Language and Music: Nutrients to the Developing Brain

主講:黃俊文
主持:Klaus COLANERO

簡介

Every known human society has language and music, even when other cultural traits are absent.  The impact of language and music on child development cannot be overstated.  Language improves behavioral adaptation, advances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enables academic learning.  Music enhances parent-child bonding, regulates emotions, and facilitates identity formation.  Besides their pivotal roles in our culture and in child development, the fact that language and music both rely on complex sound sequences naturally invites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that investigate how they relate to each other and to our biology and culture.  In this GE Salon, Wong will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everyday language and music stimulation on the developing brain and offer strategies to promote language and music in the child's daily life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in the new normal.

講者簡介

Patrick C M Wong is a cognitive neuroscientist, linguist and speech-language therapist.  His research examines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factors that lead to variation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across individuals.  This body of work has appeared in different interdisciplinary scholarly venues as well as media outlets such as The New York Times and Scientific American.

英語主講(設手語傳譯)


《南丫說:》記錄片放映及分享會

通識沙龍2022-23「新活日常

《南丫說:》記錄片放映及分享會

主講:馬智恆、卓翔
主持:呂永昇

簡介

短片1. 《全記渡》
渡輪是南丫島居民日常往返市區唯一的交通工具,船艙則是他們重要的生活場所,無數的交流就在每天的航程中發生。紀錄片導演馬智恆以觀察式紀錄渡輪上街坊乘客的日常,窺探南丫南豐富多元的社區面貌及獨有人情味。半小時的航程,風景會出現幾度變化,由人口密集的海港,貨輪來回的航道,到小島鄉村風情。流動的場景,是背景也是風景。短短的航程,成了調適生活節奏的時空。

短片2. 《風調雨順》
香港有逾百座天后廟,單是南丫島這小島上,也座落了三座,分別位於索罟灣、鹿洲及榕樹灣。為什麼民眾會供奉天后?民眾與天后廟的關係又如何隨著時代改變?昔日香港以漁村起家,依賴拜天祭地以求神靈保佑,電影導演卓翔曾於其作品《戲棚》(2019)紀錄不同社區娛神娛人的酬神活動,他抱持著對天后廟的好奇,在是次計劃繼續以觀察式鏡頭去紀錄島上及市區天后廟的現況,透過凝視水上人、島民及市區民眾日常於廟內之行為,嘗試在當中尋找一個脈絡。

講者簡介

導演1. 馬智恆
獨立電影導演,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文學士)及哲學系(文學碩士)。除電影創作外,亦從事寫作、文化策劃、藝術教育工作。其廣受好評的紀錄片《岸上漁歌》(2017)以詩意的鏡頭記錄幾近失傳的香港漁民文化,作品獲得第十六屆 RAI 電影節「民族音樂學電影獎」及「非物質文化電影獎」兩項殊榮。

導演2. 卓翔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曾執導三部有關戲曲的紀錄片,2013 年憑《乾旦路》獲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2019 年以《戲棚》獲提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卓氏同時活躍於策劃跨文化藝術創作及交流,2018 年聯合導演劇場作品《肖像曲》,與崑劇、能劇及歌劇藝術家共同合作。

粵語主講(設手語傳譯)


音樂係…一人之境…多元宇宙…

通識沙龍2022-23「新活日常

音樂係…一人之境…多元宇宙…

主講:黃志淙
主持:楊陽

簡介

無數口罩蒙著咀、阻隔呼吸之間的距離;打針、中招、挖鼻; PCR…RAT…一大堆令生活、生存産生劇變的東西;使心神、情緒飄蕩的元素。

多謝音樂一直陪伴左右,令日子可以好過一些。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流行曲、古典樂、爵士樂、電影配樂,都可以帶我們飛到無限想像的空間和境界。

志淙除了在叱咤903 當DJ ,藉著Chi Chung’s Choice於音樂天空馳騁多年,也在港大通識策展了很多跨領域的活動。疫情之下人人都在學習新知識和技能,頌缽、喉唱、黑膠唱片都是他近年大力推動和分享的文化,也是面對世情逆轉的一些生活再思,回到根源和基本,原來可以找到意想不到的平靜和力量。

講者簡介

黃志淙博士投身音樂、傳媒、文藝及教育工作30多年,現為港大通識總策劃。他同時是「大學問」(港大通識 x 港台電視)概念、構思、聯合監製,亦是歌曲執行監製。除此之外,黃志淙亦擔任叱咤903客席DJ,主持 <Chi Chung’s Choice> 和 Viu TV 音樂節目 <Chi Chung’s Clouds>,曾訪問數以百計本地及國際級音樂人,並構思及製作多個跨文化、跨領域之作品及項目。

粵語主講(設手語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