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哥大的日子 -- 哥倫比亞大學核心課程考察報告
日期:2008年11月4日(星期二)
講者:王永雄博士、趙茱莉博士(大學通識教育部)
哥大的核心課程有甚麼引人之處,竟使得紐約時報影評人鄧恩比修讀兩次?畢業三十年,鄧恩比重返校園,展開第二次經典之旅,而這次經驗比第一次更有意義。原來,早已跌入紛亂新時代的他,正是人到中年,在影像的世界中打轉,重讀經典正好讓他看清自己的迷惘和憤慨,找尋新的平衡點。
儘管通識教育的理念由誕生到全面發展都在美國,但論傳統,論內容,哥大的核心課程都令美國其他學府既羨且妒。今天,美國的大學能像哥大那樣,投擲四十三或更多的學分在核心課程上的,真是少之又少。哥大以這種規模的核心課程,為學生提供「共同的智性經驗」,充分發揮通識教育的本義:通識,就是為所有人而設的全人教育。
過去,兩位講者是受惠於中大通識教育的學生,後來,成為通識教育教學隊伍的一員。兩種寶貴的經驗都化成了動力,促使講者接受中大通識教育在三改四契機下出現的新挑戰。2012年開始,所有一年級學生都要修讀六個學分的通識基礎課程。六學分的通識必修科不算多,但是要為3,400名新生設計「共同經驗」絕非等閒事。兩位講從2008-2009學年開始,便積極落實選材、試教等各種細節。初秋,他們出訪哥大取經,踏出了愉快的第一步。
講者在「也是CU」的哥大逗留了三星期,依照核心課程辦公室的安排,觀摩五個核心必修科的開學活動和運作實務。他們出席了大型的核心課程迎新生、為教員而設的專題午餐講座,又走訪推動核心課程多年的教授和行政人員,參與為培訓新老師而辦的研討會。此外,更旁聽了當代文明、文學、音樂、藝術、科學等五個核心科目的課堂,觀摩不同的教學方式和風格。是次聚會分享考察的所見所聞,以及對中大通識基礎課程的新構思,更期待聽到與會者對於新課程的教學、選材和招募老師的意見。
下載講義(需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