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美好社會 Good Society
盧梭《社會契約論》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講者 Speaker:梁美儀教授(香港中文大學 大學通識教育部)
Prof. Leung Mei Yee (Office of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CUHK)
簡介
「人生而自由,而無處不在枷鎖之中。」《社會契約論》的名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靈?鼓動了多少人奮起爭取?然而,盧梭提出「公共意志」,又被不少學者指為集體 主義、極權政府的先驅。人的自由,是生而有之抑或等待政府賜予?在自由與極權之間,盧梭是搖擺不定,前後矛盾,還是有他深入獨特的理解?閱讀原典,是我們 尋找答案的不二門徑。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 Society
美好社會 Good Society
艱難的起飛--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 Society
講者 Speaker:陳健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 社會學系)
Prof. Chan Kin Man (Dept. of Sociology, CUHK)
簡介
公民社會是由自主、多元開放的民間組織和網絡所構成的公共領域。一個健全的民主制度必須要有民間社會的配合。中國政府一方面擔心公民社會的發展會挑戰政府的權威,另一方面卻亦希望它可協助提供公共服務。在重重關卡下,中國的公民社會近年如何奮力起飛,刻下發展如何,往後的路又將如何走?
是次通識沙龍的講者陳健民是中大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國研究服務中心主任,與內地公民組織聯繫緊密。關心中國公民社會發展的朋友萬勿錯過。
“The Sage Will Commit Evil Deeds”: Fu Shan and the Phenomenon of Fame Seeking in the Ming Dynasty
美好社會 Good Society
聖人為惡--傅山與明代的好名現象 *
“The Sage Will Commit Evil Deeds”: Fu Shan and the Phenomenon of Fame Seeking in the Ming Dynasty *
講者 Speaker:巢立仁博士(香港中文大學 自學中心)
Dr. Felix Chao (Independent Learning Centre, CUHK)
簡介
「聖人為惡」,「小人為善」,這是明末大儒傅山的言論,主張似見怪特,而實乃針對明代重要社會現象--好名要譽的反省。發言是明代士人的「風尚」,爭論是明代社會的「常態」,明代是一個「嘈吵」的時代,對人性、對士風、對文章、對器物、對禁忌、對政事、對皇帝的行為等,人人都有一番「卓見」。然而明人好言,實多因好名,風氣之烈,連後來的清太祖也刻意撰作「好名論」告誡君臣不要為名所誤。新奇出眾的發言可以成就超越本位、超越時代限制的名聲,明代士人多言要譽的現象,是明代的政治制度、社會環境,與明代士人的價值觀所促成的。明末清初的傅山,遭逢家國破亡,對明代言論傾國,文士爭名的情況,反思細省,直切根源,對促成好名現象的各元素綜合批判,發為驚人之論,然而議論本身,抨擊鞭撻,惡諷巧斥,奇峰突起而不留餘地,與明代的好名之論,實頗見相類。
* 是次活動與商務印書館合辦
The event is co-organized with the Commercial Press
Plato's Ideal State
美好社會 Good Society
柏拉圖的理想國
Plato's Ideal State
講者:何偉明(香港中文大學 大學通識教育部)
Speaker: Ho Wai Ming (Office of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CUHK)
簡介
古希臘雅典是有文獻記載中最早的民主政體,可以說是現代民主的源頭,然而柏拉圖對此卻提出尖銳批評,認為「民主是一種無政府狀態」,並在他的著作《國家篇》 裏籌劃一個建立在理性和知識上的理想國度,在那裏管治權只落在哲學家手裏……民主是今天大多數人認同甚至爭取的政治模式,也被視為古希臘留給後人的寶貴文 化遺產,為甚麼一個也許是名聲最大,對後世影響最深的雅典公民會這樣強烈反對它呢?亞里士多德雖然從人性和群體生活目的等不同方面批評其師的政治觀點,但 他對於民主政治還是有所保留。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民主提出了甚麼批評?他們的理想政治秩序是甚麼?柏拉圖的政治理想固然引起很大爭議,但背後有甚麼值得 深思的動機?回顧兩千多年前知識分子對理想社會的看法,對我們思考今日的政治狀況或許會有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