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識辦
2016年4月

土壤學堂:植苗天台,對話自然

<em>許讓成樓天台耕種的農作物收成(來源:大學通識教育部)</em>
 

綠色辦公室計劃最新進展

自2014年起,所有中大的辦公室按大學規定加入了「綠色辦公室計劃」(綠識辦)。本年初,所有部門首次遞交了「綠識辦行動清單」。

「綠識辦行動清單」共有三十項綠色行動,各大學辦公室需在制定日常運作時,承諾履行當中至少十六項。在2015年,一百六十六間參與的辦公室中,達到計劃要求的有92%。這些辦公室獲嘉許為「實力綠識辦」,表彰於「綠識辦」網頁。

2015「綠識辦行動清單」詳情

 

今年春季,四十名修讀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與自然對話」的學生,有幸透過辛勤翻土,感受萬物復甦的奧妙。這課程主要供一二年級學生修讀,課程包括一個「參與」部分,要求學生於網上討論區參與討論。今學期,課程其中一位講師李明博士在他任教的一班加入全新「參與」方式:學生可選擇三節的許讓成樓天台蔬菜種植活動。新模式仍處於試驗階段,甚受學生歡迎,要以抽籤方式決定入選名單。

李博士大學主修生物,熱愛種植,他分享道:「在過去兩年,即使教學工作再忙碌,我和志同道合的同事仍保持興趣,閒餘在許讓成樓天台設置種植盒種菜。後來我向學生介紹這項活動,邀請有興趣的前來幫忙,並讓他們自行種植香草。好些學生嘗到箇中樂趣,積極參與,啟發我將天台種植與課程結合,讓更多同學親近自然,深化對課堂上討論的議題的思考。學生參與務農,會更了解天地不仁,自然界變幻無常,可在毫無先兆下突然肆虐,破壞農作物。」

<em>廢物場收集所得的發泡膠盒充作種植箱(來源:大學通識教育部)</em>
<em>(來源:大學通識教育部)</em>

一年級學生廖芷琪認為這些經驗可融匯課程內容。「有一節課,我們看着種植箱中一群螞蟻從巢穴中爭先恐後擠出來。那天很寒冷,螞蟻多得令人咋舌。我們在課堂上討論瑞秋・卡遜(Rachel Carson)所著的《寂靜的春天》,該書曾激發使用殺蟲劑的爭議。這次體驗讓我們設身處地想到農夫面對類似情況的兩難局面,更了解殺蟲劑的爭議所在。」

儘管土壤準備、播種和收割等勞作甚為簡單,但芷琪也掌握了好些種植要訣,如要按季種植、不同農作物對日照和水分的需要各有不同,以及要按高度編配植物位置等。

種植活動亦致力循環再用和重用棄置物資,如發泡膠盒、卡板、草屑(由物業管理處同事提供)和咖啡渣等,充作種植箱、排水托架和肥料。

三年級學生卓思敏說:「我不時與同學到廢物場收集發泡膠盒和其他物資。我現在比以前更留意廢棄物資重用的可行性。」她說,「另外,我認識了好幾家樂意提供咖啡渣給我們作肥料的餐廳。天台種植將校園不同群組連結起來,非常有意思。」

著名保育人士奧爾多・利奧波德(Aldo Leopold)曾慨歎教育已與大自然脫鈎。「難道教育僅是一場交易,透過犧牲自身的洞察力,換取相對不重要的東西?」雖然香港的都市環境並非對話自然的理想處境,但只要我們努力展開對話,總有機會發展出有意義的新見解,開拓各種可能。

<em>李明博士(右)與卓思敏</em>

 

 

 

 

《續綠中大》電子通訊由香港中文大學資訊處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