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期 2021年7月

目 錄

論 文(附英文摘要)    
論宋高宗朝後期的科舉及政局 許起山 1
Male Tears in Song China (960–1279) Ya Zuo 33
北京大學所藏高郵王氏手稿的流布與現狀考實 張錦少 81
章太炎《左傳》研究之轉變——基於魏三體石經之啟發 陸駿元 143
     
書 評    
Women in Tang China. By Bret Hinsch T. H. Barrett 189
Xiong Shili's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 and Function, 1920–1937. By Yu Sang Wing-cheuk Chan 194
Becoming Human: Li Zehou's Ethics. By Jana S. Rošker Karl-Heinz Pohl 204
Tea War: A History of Capitalism in China and India. By Andrew B. Liu Morris Rossabi 214
The Lady of Linshui Pacifies Demons: A Seventeenth-Century Novel.
Translated by Kristin Ingrid Fryklund
Introduction by Mark Edward Lewis and Brigitte Baptandier
Annotations by Brigitte Baptandier
Wilt L. Idema 217
The Making of Song Dynasty History: Sources and Narratives, 960–1279. By Charles Hartman Peter Lorge 223
Further Adventures on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By Master of Silent Whistle Studio. Translated by Qiancheng Li and Robert E. Hegel Ellen Widmer 231
Whampoa and the Canton Trade: Life and Death in a Chinese Port, 1700–1842. By Paul A. Van Dyke François Gipouloux 235
Transmutations of Desire: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y Li Qiancheng Ann Waltner 241
Where Dragon Veins Meet: The Kangxi Emperor and His Estate at Rehe. By Stephen H. Whiteman Evelyn S. Rawski 246
China's Northern Wei Dynasty, 386–535: The Struggle for Legitimacy. By Puning Liu Scott Pearce 253
Zhou History Unearthed: The Bamboo Manuscript Xinian and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By Yuri Pines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263
Circulating the Code: Print Media and Legal Knowledge in Qing China. By Ting Zhang Joseph P. McDermott 268
Honor and Shame in Early China. By Mark Edward Lewis Michael Hunter 276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係由本所委任的編輯委員會負責,實際工作由編輯委員會主席(兼主編)及副主編主持。首任主席為全漢昇教授(1968–78),繼任是劉殿爵教授(1979–94)、陳學霖教授(1995–2011)、張洪年教授(2011–14)、王汎森教授(2014–16)。現任主編為黎志添教授。

《學報》 於1968年9月創刊,第一卷只有一期,從第二卷至第十卷每卷兩期,1980至2009年每年一期,2010年開始又回復每年兩期;第十九卷列為〈創校廿五週年紀念專號〉(1988);第廿三卷改為新第一期,作為〈中國文化研究所銀禧紀念〉專號(1992);新第六期列為〈中國文化研究所三十週年紀念〉專號(1997);第四十七、四十八兩期列為〈中國文化研究所四十週年紀念專號〉(上、下冊)。除第八卷第二期(1976年12月)列為〈明遺民書畫研討會紀錄專刊〉,第十六卷(1985)為〈中國近代思想研討會論文專輯〉外,每期都發刊單篇的 中、英文論著,其中又以中文稿為主。

《學報》 刊報論文種類繁雜,體製殊異,上起新舊石器時代,下迄民國。就題材而言,經典文獻、歷史、輿地、文學、哲學思想、 佛道(及其他宗教)、小學、考古、藝術、建築、音樂、儀禮、曆法、醫藥、民俗、人物、中外交通、近現代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變遷、交流、翻譯等等無不網羅包納。 《學報》採用匿名評審制度,論文均經編委參酌審查報告然後作出決定是否刊登,用昭公正以提昇水準。

主     編

黎志添

副 主 編

嚴志雄

執行編輯

鄭麗娟

委 員

尹翠琪

黎明釗

鄭吉雄

韓子奇

秘 書

香婷婷

 

 

 

丁荷生

大木康

太史文

王汎森

王宏志

王德威

巴瑞特

安樂哲

杜贊奇

李惠儀

何漢威

汪悅進

金耀基

夏含夷

唐小兵

陳方正

陳金樑

孫康宜

梁元生

傅飛嵐

羅志田

羅泰

羅森

 

(一)

為提昇學術研究,鼓勵成果發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特組織《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編輯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

(二)

本會負責《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收稿、審稿、出版、經費及發行等有關事宜。

(三)

本會置主編一名,由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學術 )委任;副主編一名、委員五名,則由主編提名並經大學批准後履職。主編、副主編及三名委員由校內學者擔任,再聘請二名校外編輯委員。委員任期三年,期滿得連任。

(四)

本會另置專職執行編輯一名、秘書一名。

(五)

本會由主編召集會議,一年開會不少於兩次。

(六)

主編及執行編輯負責安排審稿作業及刊登順序等事項。執行編輯並負責論文送審之聯繫、編輯、校對及其他編輯有關之庶務工作。學報之印製及發行由中文大學出版社負責。

(七)

本辦法經編輯委員會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一)

本學報前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二)

本學報一年二期,逢一月及七月出版。

(三)

本學報刊載中國人文學科範圍內之學術論文及書評。

(四)

來稿由本學報編輯初審,初審通過後採用雙匿名方式送請兩位或以上審查人複審。所有文稿經審查通過後始予刊載。書評只刊載特約撰寫者。

(五)

送刊文稿,中文以三萬字為限,英文以二萬字為限。

(六)

文稿請附中、英文提要及最多五個中、英文關鍵詞。具體撰稿格式,詳參本學報網頁。

(七)

編輯委員會對來稿有修改之權,不願者請預先聲明。

(八)

來稿如因僻字或圖表過多而影響學報出版進度,編輯委員會得斟酌情形, 將該稿移至下一期出版。

(九)

來稿經本學報接受後,版權即屬本學報所有,未經學報編輯委員會同意,不得在他處發表或另行出版。

(十)

有關學報之編輯事宜,以編輯委員會之決定為準。

(十一)

來稿及有關詢問,請函: 香港 新界 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編輯委員會 。

(十二)

文稿發表後,論文作者可獲贈學報一本及抽印本二十份,書評作者可獲贈學報一本及抽印本二份。

(十三)

來稿及有關詢問,請函:

香港 新界 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編輯委員會

電郵:journal-ics@cuhk.edu.hk

(十四)

訂購本學報請逕洽:

香港 新界 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出版部G24

電郵:psu-ics@cuhk.edu.hk

訂購表格:[ 下載 ]

地 址:

香港 新界 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編輯委員會

電 話:

(852) 3943 0417

傳 真:

(852) 2603 5149

電 郵:

journal-ics@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