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回顧

「彩雲若錦:2020語言學與文學講演系列」第一講于2020年5月27日通過Zoom線上模式舉行。本系列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聯合研究中心(JRCCLAL)主辦,北京語言大學馮勝利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張健教授統籌。本次講座由馮勝利教授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趙璞嵩博士主講,四川大學李果副教授任對談嘉賓,題目為「上古音研究與古文獻的重新認識」,來自海內外的150余名專家學者參與雲端講座。

趙璞嵩博士首先介紹了韻素音步的概念,以及學者們如何從語法重音、二言詩歌、韻部對立、訓詁文獻、漢藏語與方言、古漢語句法、名字文化等諸材料中,發現上古漢語存在韻素音步。接著,趙博士介紹專家學者對「上古漢語韻素音步」的積極回應,進而從韻素音步的角度,指出古漢語中存在「吾」與「我」、「不」與「弗」、「而」與「乃」的韻律對立;並對民族語音位對立、漢語古音構擬等問題,提出新的解釋。最後以馮勝利教授「韻律音韻學」的設想總結全篇、結束講座。

四川大學李果副教授從古人名字文化的角度對「上古漢語韻素音步」這一命題做出回應。不少聽眾在講座後積極參與問答環節,就古音構擬、漢語句法等問題與嘉賓交流見解。上海師範大學潘悟雲教授、天津大學施向東教授亦參與討論,發表韻素音步的研究新得與新見。

主持人語

「上古音研究和古文獻的重新認識」,大部分同學對「上古音」這個詞兒還是有所耳聞的,但對「韻素」——韻母裡面的要素——這個概念恐怕就比較生疏了。研究傳統古音的同學對這個概念也不大熟悉,這在上古音、音韻學研究裡也是一個新的發現。

通過今天的講座,我們現在已經基本上知道什麼是韻素,什麼是韻素音步的作用了,已經知道了怎麼利用韻素來讀古書、解決詩歌問題、文化問題。但他們討論的意義遠遠不止於此,我這裡提出幾個問題來:薩丕爾(Sapir)曾說,如果知道一個民族語言的音系系統,你就可以預測她有什麼樣的詩。那麼,是什麼樣的音系系統生成漢語古代的詩歌,此其一。胡喬木先生曾經向趙元任先生請教:為什麼漢語的詩歌最早是二言的、如何變成四言的、為什麼沒有六言詩體,為什麼四言先出現、三言後出現,東漢以後出現五言、沒有六言、後來又出現七言,趙元任先生沒有回答,仍然是一個謎。這是問題之二。第三,葛瑞漢(Graham)曾說,秦漢時期,漢語的音系曾發生過一次革命。沒有人知道是怎麼發生的。今天,薩丕爾的問題、胡喬木的問題、葛瑞漢的問題,在韻素音步下有了解決的新途徑和新方案。有些迷不再是謎,可以得到解。這個正是我們舉辦「2020語言學與文學講演系列」的目的。我們希望更多的年輕學者關心和熱愛我們民族的語言和文學,就像今天的民族企業家決心創造中國產品一樣,我們的學子也要創造中國製造的語言學-文學理論。

講座錄影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z411i79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NmczjiHM0

本中心主辦「方法與視野·語言學與文學」系列講座
  • 第一講:「從中西文藝看人與自然之關係」

  • 主講嘉賓:張隆溪教授 對談嘉賓:葛兆光教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Z4y1p7cJ/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dYieh7FvA

  • 第二講:「《世説新語》與魏晉『賢媛』傳統」

    主講嘉賓:錢南秀教授 對談嘉賓:戴燕教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V411k7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NHJmMqr-Kw

文字:盧俊霖

編輯:宋雨婷

視頻編輯:邱嘉耀

講座助理:盧俊霖、陶冉、邱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