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香港中文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聯合研究中心(JRCCLAL)通過Zoom舉辦了2022年「漢學講座」系列第一講。本系列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張健教授與北京語言大學馮勝利教授統籌。本次講座之講題為:「我看美國漢學」,由復旦大學徐志嘯教授主講,張健教授、馮勝利教授主持。

講座紀要

本次講座,徐教授介紹了美國漢學的重要文學史作品與代表性學者,總結了美國漢學研究的特點與方法,並提供了自己對美國漢學的整體看法與意見。首先,徐教授在「漢學、國學、中國學」與「漢學、宋學」兩組範疇下辨析了漢學的概念,並將本次講座對於漢學的考察限定在文學範疇內。接著,舉出柳無忌《中國文學概論》、劉若愚《中國文學藝術精華》等幾部影響力較大的作品,並重點考察了梅維恆《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與孫康宜、宇文所安《劍橋中國文學史》兩部作品。徐教授指出,二書共同的長處在於關注文學文化史、中華文學史,抓住了東方漢字與西方字母間的差別,突破了歷史朝代框架的文學史分期,關注文學作品的保存、價值取向與傳播問題;而不足之處在於:出現了文類缺失(賦),體例不統一、不規範,不符合文學史客觀實際,章節邏輯混亂等問題。

在代表性學者及其研究中,徐教授舉出傅漢思的中國古代詩歌翻譯、研究與康達維的辭賦研究,重點考察了劉若愚、孫康宜、斯蒂芬·歐文的研究成果及其特點。徐教授指出,劉若愚重視中西文論的比較,曾將亞布拉姆斯《鏡與燈》中關於宇宙、作品、藝術家、觀眾之間關係的圖標由單向輸入輸出改為雙向互逆,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孫康宜重視女性文學研究,提出了如何看待中國文學與西方文學關係的命題,強調了中國文化對西方的影響,十分可貴;斯蒂芬·歐文提出了距離說、舉隅法、沉默美學等一系列極具價值的意見。不過,對於斯蒂芬·歐文《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一書中關於中國之「中世紀」的說法,徐教授提出了不同看法。

最後,徐教授歸納了美國漢學研究的三個特點,即由漢字結構建立詩學、中西比較、視角獨特;三種方法,即運用詩歌意象作鑒賞品析、運用新批評方法解析作品、文學批評移用巴洛克風格。徐教授總結了美國漢學研究的成就與不足,提示中國學者應重視漢學研究,但也當堅守中國學問的研究本位。

在討論環節,線上觀眾就《劍橋中國文學史》對文學文化史的強調、中國學者從中國傳統出發創建理論的方法、漢學家的翻譯工作與其研究的關係、外語學者進入漢學研究的方法等問題向徐教授請教,教授一一作出了回應。

講座錄影

系列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聯合中心(JRCCLAL)舉辦,講座視頻已在YouTube及bilibili影片分享網站發佈,可以點擊相關鏈接觀看。

  • 第一講:「我看美國漢學」

  • 主講嘉賓:徐志嘯教授

    bilibili: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84y1k7jx/

    YouTube:https://youtu.be/Ha4JGm5RavE

編輯:曹競藝

視頻剪輯:邱嘉耀

講座助理:邱嘉耀 曹競藝 梁曉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