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學生及系友
譚熹琳

我本科時在北京大學讀文學專業,當時讀到Levi-Strauss的結構主義,還修過一些民俗學課程,逐漸對人類學產生了興趣。在港中文人類學系的網站上,我看到了很有吸引力的教學師資和五花八門的課程安排,決定申請,也幸運地被錄取。

兩年的研究型碩士,學制不算長,但相當緊張充實,從全球化、民族國家、少數族裔,到宗教、性別、教育與遺產保護,課程涉及的話題相當廣泛。香港中文大學的校園如叢林,還記得,每每在夜裡下課後,從寧靜的山坡往下行,與老師、同學三三兩兩討論問題,最後回到舍堂,便有一種頭腦風暴之後的清幽與亢奮。

港中文人類學系給我的體驗,一是濃厚的研究氛圍和嚴謹的學術要求,二則是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文化碰撞,兩者都對我的職業生涯有著重要影響。以人類學背景進入媒體,比較常見。畢業後,我加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先後從事過政治經濟、高等教育、NGO和社會發展方面的報導,豐富了我的社會閱歷。

其後,我轉入了產業平臺管理機構,從事產業投資方面的諮詢工作。我協助跨國及跨地區企業在中國內地進行投資,接觸到的具體case涉及企業註冊、成本測算、優化設計、跟蹤審計方式選取、協調公共關係等等,最終目標是要幫助企業實現良好的本土化發展。

有的看法認為,人文科社科的同学缺乏商業職場尤其是工程技術類工作所偏好的技術背景,往往望而生畏,不敢挑戰和嘗試。然而,在真正的職場中,人文科背景出身的團隊領袖並不少見,每個成功的個案,都是經歷了多種工作崗位疊加歷練,最後凝練成綜合型管理人才。技術和技能方面的欠缺可以通過自学和繼續教育來補充,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邏輯思維,這些看似「自由而無用」的可貴能力與綜合素質,卻是需要長時間鍛煉與培養的,也正正是人類學學術訓練當中最為重視的素質。

目前,我投入到金融行業的項目監管工作中去,對金融企業進行制度和合規方面的審查,每天在堆積如山的資料中尋找潛在的漏洞和缺陷,充滿了知識更新與智力挑戰。金融業,看似與人類學隔行如隔山,但一切交易行為的產生與商業活動的本質,都是人與人打交道,都是個體在特定社會與文化環境之中嘗試做出理性的決策。以人類學的分析視角,去解讀金融交易的商業邏輯,也是很有意思的。

在內地,不少修過人類學的畢業生投身商界,其中不乏成功的商人。人類學所強調的文化多元性、對不同群體的文化符號與行為邏輯的理解與尊重,我想在每個行業都是非常重要的價值觀。正是這些「軟實力」,幫助不少人類學學生在多姿多彩的職場世界,探索一條自我之路。

( 譚熹琳2008年入讀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研究型碩士課程,2011年畢業;曾從事媒體工作及產業投資工作,現職金融項目監管。)

私隱政策 免責聲明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2022.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