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內容

本科课程

 

全球研究课程培育未来全球领袖,协助他们建立全球思维、多语言和多文化能力。课程设计是为迎合对全球领袖的渴求去处理地缘政治和国际关係,及理解在全球化世界下,政治、环境、文化、社会和经济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繫,以及应对相关的挑战。

从2019年9月起,我们将与早稻田大学合办双学位本科课程。参与的学生可以在四年内成功获得两个学士学位。

如果你对全球问题感到兴趣,希望具备「扎根本土,放眼天下」的心态。 欢迎加入全球研究课程!

放眼天下,扎根本土

全球研究是中文大学的新创学科之一,二零一七年开办,但黄嘉浩三年前报读大学时已注意到这课程:「这是全新的学科,在香港也是首创。学生在四年修业期内可培养全球性的思维。我觉得这个课程好极了。」

这也是设立课程的理念,正如课程主任冯应谦教授说:「我们的课程目标是培养成学生成为具有全球性思维的领袖。课程的设计切合愈来愈频密的人才流动和国际市场整合的现象,亦满足职场对领袖人才日趋上升的需求。这些栋樑之才须有能力处理国际关係及地缘政治,也能够处理如超国家主义、恐怖主义等本位主义所引起的问题,并且能够应对如污染、爱滋病、『沙士』等全球环境与健康问题。」

修读了三年全球研究後,嘉浩觉得这个课程改变了他对这学科的看法。「我最初以为全球研究只限於世界政治和国际关係。但在堂上讨论和分析全球议题後,我发觉全球研究其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为这是全球化和不同文化观念交流的问题。课程不但引导我从不同角度看事物,也改变了我整个思考习惯和心智模式。

「作为本科必修课程之一,我在二零一八年参加了到澳洲悉尼大学的交流计划,这是我大学生涯中十分宝贵的经验。我不仅享受悉尼大学里认真及主动的学习环境,还能透过课堂讨论与不同背景的学生进行文化及知识上的交流。」

课程有五个专修範围:全球媒体、文化与社会、全球政治、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以及全球经济。「我最喜欢可以从五个範围裏按自己兴趣选修。」嘉浩说。他也可以自由选修其他相关学系或课程的科目,以扩阔学习範围。

冯教授补充说:「我们的课程包罗不同的学科,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机会,使他们接触所有与全球研究有关的学术领域。学生亦必须学习第三种语言。海外交流计划和实习也很重要,有助扩阔知识和培养全球性思维。

「学生因此可以应用从不同学科得到的知识来解决複杂的全球性问题。他们的多国语文和多元文化能力及技巧可以用来管理全球人才和处理国际关係。我们的课程有助学生培养全球意识,在不同的全球性背景裏训练他们成为未来领袖。」

这课程最有意义的是甚麽?嘉浩的答案是「沟通」。「我们班上有不同国籍和背景的同学,大家在堂上和课馀都可以分享各种截然不同的见解。教授也很乐意聆听我们的意见和指导我们。我们还有定期聚会,学生可以和社会科学院院长与课程主任倾谈。」

课程每年只录取二十名新生,嘉浩认为小班的好处是增加学习效率。「我们上课时时常交流,细心聆听,切磋学习。除了在堂上讨论和分析全球性议题外,我们还有很多课馀活动,例如和外国同学去观看龙舟竞赛和逛农曆新年的花市。」

毕业生可以有多方面的事业发展。「他们可以服务跨国企业、政府、非牟利机构、全球性组织和教育机构。他们也可以继续学业,在全球化及相关的领域深造。」

如果你想成为有远见的领袖,并考虑报读全球研究,嘉浩有以下的建议:「不要因循,要投入其中,找出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志向。全球研究真的是十分广泛,所以一定要自动自觉、不断阅读、不断探索及不断切磋。」

刊登时间:2017年 夏
最後更新:2019年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