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學生於第七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中勇奪多個獎項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學生在第七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中表演出色,作品共獲獎15項。比賽總評及公開展覽於5月28日及29日在香港科學園圓滿舉行。
比賽分為創新及創業兩個組別,中大在創新組別奪得兩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五個三等獎及三個優異獎;在創業組別獲頒一個三等獎及兩個優異獎。
大賽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舉辦,香港獲獎的創新項目將參與「挑戰盃」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獎的創業項目將有機會參與「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及「挑戰盃(創青春)」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大詳細得獎名單如下:
組別 | 獎項 | 項目名稱 | 參與學生 | 所屬學系 |
創新 | 一等 | 開發一種基礎於中性粒細胞的新型抗癌免疫療法:S3KO-TAN | 鍾一琿、陳金坤 | 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 |
一等 | 狹窄空間內的微型機器人可彎曲骨科手術鑽 | 王巖、王頊琛、林洪斌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 | |
二等 | 金屬-配體自組裝高度動態納米復合水凝膠 | 苑偉豪、姚執、勵晉謙、郭佳欣、董諾謙、許順祥 |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
二等 | 基於超聲的針尖自動跟蹤系統 | 嚴萬泉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 |
三等 | 肌神經接合點在肌少症中的形態結構及基因變化研究 | 吳詠煇 |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
三等 | 防掂面神器 | 謝文昕、伍恬瑩 | 信息工程學系 | |
三等 | 爲身障人士而設計的多用途軟性抓持手臂 | 蕭士斌、黃子嘉、張素兒、伍沛軒、李芷欣、王倩儀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 |
三等 | 機器人基於激光雷達和視覺應用的通用框架 | 劉康丞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 |
三等 | 室內水耕農場的自動化操作機械人 | 區梓謙、劉晉杰、蘇文傲、文卓盈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 |
優異 | 植物納米基因調控 | 劉晃蓉、趙綺婷 |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
優異 | 可消毒及重用口罩 | 李栢軒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 |
優異 | 行走可變傳動的膝蓋能量採集器 | 陳鴻天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 |
創業 | 三等 | 鎂力新生含鎂醫用敷料 | 黃玏 | 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 |
優異 | 眾志成城 | 張綽嵐、陳煒傑、李恩立、蔡俊樂、郭進希、區梓博 | 金融科技學系 | |
優異 | 尋領 | 郭訟揚、陳寶琳、黃啟然 | 哲學系 |
2021夏季學生活動現正接受報名
內地及大中華發展處今年夏季將繼續與內地及台灣高校和機構合作舉辦短期體驗學習活動,為中大全日制學生提供交流機會。相關活動資訊如下:
主辦單位 | 活動 | 日期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快舟學子」夏季學期研習營 | 2021年7月10日至8月12日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第七屆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國際暑期學校「大數據與商務分析」 | 2021年7月26日至8月1日 |
蘭州大學 | 新時代.絲路—京港隴精英大學生文化考察項目 | 2021年7月10日至20日 |
本處將與各夥伴院校舉辦更多活動,請瀏覽活動專頁了解詳情及報名,專頁會不斷持續更新,提供最新活動資訊。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與本處楊瑒女士聯絡(電話:39438728;電郵:nicoleyang@cuhk.edu.hk)。
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計劃開始接受報名
為進一步促進中大與內地及台灣合作夥伴的學術與學生交流,內地及大中華發展處推出「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計劃」,誠邀中大教職員提名與中大簽有合作協議的內地及台灣夥伴院校研究生參與計劃,訪問期預定於2021年9月開始。
在新推出的計劃下,研究生前往夥伴院校的培養期將增至一年,以確保學生有更充裕的時期進行學術及研究交流,裨益合作雙方。有意參與此計劃的大學教職員,可先與其內地或台灣夥伴院校物色合適的研究生及商討聯合培養的安排,本處會為來訪學生提供所需的行政支援,以確保計劃能順利進行。
有興趣的教職員請於2021年6月30日或之前填妥表格及遞交申請。如對計劃有任何疑問及查詢,歡迎與本處項目主任陳艷婷女士(電話:39433225;電郵:grophiachan@cuhk.edu.hk)聯絡。計劃詳情可參閱本處以下網址: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