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榮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的四個研究項目獲國家教育部頒授科學技術及人文社會科學的2020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包括一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兩個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一個著作論文獎二等獎。
獲頒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項目為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黃秀娟教授、醫學院院長兼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家亮教授,以及榮休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的「炎症性腸病的流行病學、發病機制及治療」的整合醫學研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由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兼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莫樹錦教授的「亮化末期肺癌病人存活機率」,以及中大社會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黃波教授與福州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南京資訊工程大學及騰訊公司合作的「時空多尺度數據融合的理論與方法」分別奪得。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及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黎志添教授則榮膺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宗教學類別著作論文獎二等獎。其獲獎著作為「修心煉性—呂祖疏解無上玄功靈妙真經(白話注譯)」。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是國家教育部設立的科技專項獎,對象為全國的高等院校,2009年開始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院校的直接推薦,授予在開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並在創新人才培養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學者和單位。自然科學獎嘉許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作出重要科學發現的個人和單位;科學技術進步獎則嘉許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要科學技術工程、計劃及項目等方面具創造性貢獻,或在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保障國家安全方面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單位。而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由國家教育部特意開設,表彰獎勵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績,展示高校社科界的成就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與實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