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完成二萬人「血漿DNA」鼻咽癌篩查研究 大幅推前癌症發現期數
記者會片段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最近完成一項涉及20,000人的研究,確定透過分析血漿內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DNA,便可在尚未有病徵前及早診斷出鼻咽癌。此技術可有效將鼻咽癌發現期數由晚期推向極早期,讓病人可以在發病初期確診,大大增加治癒和康復的機會。這項標誌性研究結果今日剛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新英倫醫學雜誌》發表。
8成無接受篩查鼻咽癌患者確診時已屆晚期
鼻咽癌是本港以至華南地區常見的癌症,亦是其中一種最具侵略性的頭頸癌,癌細胞經常轉移至淋巴結及其他器官。在鼻咽癌較常見的地區,每10萬名中年男士每年便有35人確診罹患此症。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本港每年有超過800宗鼻咽癌新症。
由於早期鼻咽癌並無明顯病徵,約八成沒有接受篩查的患者在確診時,病情已屆晚期,治療情況較初期患者困難得多。
分析血漿內EB病毒DNA以診斷鼻咽癌
鼻咽癌大多與感染EB病毒有關,而檢測癌細胞於血漿內釋放的EB病毒DNA,有助診斷出鼻咽癌患者。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在2013至2016年間,為超過20,000名沒有任何鼻咽癌徵狀的香港中年男士進行「血漿EB病毒DNA測試」。在這些研究參加者中,309人在首次檢查及複檢時均呈陽性反應,他們都被邀請接受鼻咽內窺鏡及磁力共振掃描檢查。在願意接受進一步檢查的300名參加者中,34人最終被確診罹患鼻咽癌。
相關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經是次研究發現 罹患鼻咽癌的病人 | 本港鼻咽癌患者 | |
確診時鼻咽癌屬第一期或第二期的 病人比例 | 71% | 22% |
能有3年無惡化存活期的病人比例 | 97% | 70% |
是次研究中,有3名在血漿DNA分析中檢測到EB病毒DNA的病人,在進行鼻咽內窺鏡時並未發現有腫瘤,但再經磁力共振掃描檢查時終獲確診。此外,在9名測試結果呈陽性但不接受進一步檢查的病人中,有一人在參加研究後32個月被確診罹患晚期鼻咽癌,並在確診2個月後病逝。以上4個病例都顯示出血漿DNA分析在篩查早期鼻咽癌上有極精確的檢測能力。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教授陳君賜教授指出:「這項研究顯示無創性血漿DNA分析可以讓病人在發病初期確診,讓他們盡早接受有效治療,改善無惡化存活期及減低與治療相關的發病率,大幅增加康復的機會。 」
中大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教授自發表孕婦血漿內存有高濃度的胎兒DNA後,一直致力研究透過分析血漿DNA篩查早期癌症。盧煜明教授表示:「是次研究結果證明血漿DNA分析能診斷出早期鼻咽癌。即使腫瘤的體積細小,其釋放於血漿內的EB病毒DNA濃度亦足以透過高靈敏度的技術檢測得到,從而找出極早期的癌症。」
盧煜明教授補充:「鑑於血漿EB病毒DNA測試能有效將鼻咽癌發現的期數由晚期推向極早期,可大幅改善死亡率及發病率,因此在高發病率的地區,這個技術是可行的篩檢方法。」

中大完成一項涉及20,000人的研究,確定透過分析血漿內EB病毒DNA,可在尚未有病徵前及早診斷出鼻咽癌。研究結果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新英倫醫學雜誌》發表。圖為中大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教授(右)及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陳君賜教授。

中大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教授(右)及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陳君賜教授。

盧先生(右)本身並無鼻咽癌症狀,兩年前參與血漿EB病毒DNA測試後,確診鼻咽癌。他表示有幸及早獲得診治,接受電療後現已康復。

「血漿DNA」鼻咽癌篩查研究團隊合照

是次鼻咽癌篩查研究獲多個機構支持,才得以成功進行。圖為研究團隊與支持機構代表合照,包括工黨代表張超雄議員(左四)、民主黨代表蔡雨龍先生(右四)及自由黨代表潘莎莉小姐(右三)。

研究團隊代表與GRAIL公司總裁Dr Ken DRAZAN (右三) 合照。

盧煜明教授(左二)表示,即使腫瘤的體積細小,其釋放於血漿內的EB病毒DNA濃度亦足以透過高靈敏度的技術檢測得到,從而找出極早期的癌症。

陳君賜教授指出,透過檢測癌細胞於血漿內釋放的EB病毒DNA,有助鼻咽癌病人在發病初期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