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hosts-white-coat-inauguration-ceremony-medical-freshmen-pledge-to-uphold-highest-standard-of-medical-professionalism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hosts-white-coat-inauguration-ceremony-medical-freshmen-pledge-to-uphold-highest-standard-of-medical-professionalism

中大醫學院舉行新生白袍典禮 承諾恪守最高標準的醫生操守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一向致力培育「術」「德」兼備、盡心盡力照顧病人的良醫。醫學院日前(9月10日)舉行第三屆「醫學院新生白袍典禮」,逾200位醫科新生在親友、師長及醫學院教職員的見證下,穿上白袍及宣讀誓詞,承諾恪守行醫的最高專業操守,場面神聖莊嚴。

 

醫者的白袍「物輕意重」,象徵醫生專業,承載著社會對醫者的期望和病人對醫者的信任。中大醫學院希望藉著莊嚴的儀式提醒學生,接過白袍後,身份便會轉變,從此他們就要負起照顧病人的重任。他們要致力促進市民大眾健康和減輕病人痛苦。

 

中大醫學院舉行「新生白袍典禮2016」,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李國棟教授(後排左三)、校長沈祖堯教授(後排右三)、副校長霍泰輝教授(後排右二)、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總監熊志添醫生(後排左二)、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後排右一)及副院長(學生事務)榮潤國教授(後排左一)等,為逾200名醫科新生穿上白袍。

中大醫學院舉行「新生白袍典禮2016」,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李國棟教授(後排左三)、校長沈祖堯教授(後排右三)、副校長霍泰輝教授(後排右二)、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總監熊志添醫生(後排左二)、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後排右一)及副院長(學生事務)榮潤國教授(後排左一)等,為逾200名醫科新生穿上白袍。

 

中大校長及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於典禮上勉勵剛加入醫學院的學生:「穿上白袍代表你們進入一個非常特別的專業,因為這是一份每天應付生與死的職業。我希望你們在未來的日子學習反思生命的意義,還有價值觀、家庭和成敗得失。希望你們對白袍和醫者的專業都同樣尊崇。」

 

全球醫學及公共衞生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新挑戰,如流行病和天災等,醫生要面對更多不可預計的因素,主禮嘉賓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李國棟教授就此給予學生建議:「醫者的角色正不斷轉變,我們要更好好地裝備自己,以應付各種突如其來的天災、意外等。為此我建議你們在未來的六年大學生活,除了努力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亦多一點接觸社群,了解社會世界的大小事,以更好地貢獻社會。」

 

典禮上,李教授聯同三十多位醫學院教授為200多名醫科新生逐一穿上白袍。其後中大副校長及卓敏兒科講座教授霍泰輝教授帶領所有醫學院新生一同宣誓,承諾竭盡所能醫治病人,並要有良好的醫德,為社會作出貢獻。

 

全體中大醫科新生於典禮上一同宣誓,承諾竭盡所能醫治病人,並有良好的醫德,為社會作貢獻。

全體中大醫科新生於典禮上一同宣誓,承諾竭盡所能醫治病人,並有良好的醫德,為社會作貢獻。

全體中大醫科新生於典禮上一同宣誓,承諾竭盡所能醫治病人,並有良好的醫德,為社會作貢獻。

全體中大醫科新生於典禮上一同宣誓,承諾竭盡所能醫治病人,並有良好的醫德,為社會作貢獻。

 

在學生宣讀誓詞後,中大醫學院院長及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家亮教授表示:「從進入醫學院之初,我很想你們撫心自問:『今天為什麼我會在這裏?』想清楚了,便要有破釜沉舟的堅持。從醫之路從來不易,但當醫生並不只是一件工作,而是一份『直至終生』的立志:一份尊重生命、對服務病人以及對不斷追求學問的情操。我們作為老師的,會不離不棄的守在你們身邊,陪你們把這條杏林路一直的走下去,矢志不渝。」

 

中大醫學院為了讓醫科生更早了解現實中的醫護工作環境及應用,於本學年起將進一步加強工作坊、參觀等現實生活中的醫學實踐經驗,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裝備自己,照顧病患。

 

中大醫學院一向致力培育「術」「德」兼備的良醫

中大醫學院一向致力培育「術」「德」兼備的良醫,以盡心盡力照顧病人。院長陳家亮教授寄語一眾新生,從醫之路從來不易,當醫生並不只是一件工作,而是一份「直至終生」的立志:一份尊重生命、服務病人以及不斷追求學問的情操。

中大醫學院一向致力培育「術」「德」兼備的良醫

中大醫學院一向致力培育「術」「德」兼備的良醫,以盡心盡力照顧病人。院長陳家亮教授寄語一眾新生,從醫之路從來不易,當醫生並不只是一件工作,而是一份「直至終生」的立志:一份尊重生命、服務病人以及不斷追求學問的情操。

更多新聞稿

中大醫學院舉行第二屆「新生白袍典禮」 提醒新生「學醫也是學做人」

中大醫學院舉行第二屆「新生白袍典禮」 提醒新生「學醫也是學做人」

醫學教育
中大醫科生向最年輕「無言老師」致敬

中大醫科生向最年輕「無言老師」致敬

醫學教育
中大醫科生勇奪英國文化協會「科學一叮」比賽香港區冠軍 將赴英出戰國際總決賽

中大醫科生勇奪英國文化協會「科學一叮」比賽香港區冠軍 將赴英出戰國際總決賽

獎項及榮譽
中大醫學院首辦白袍典禮 逾200醫科新生宣誓恪守專業

中大醫學院首辦白袍典禮 逾200醫科新生宣誓恪守專業

醫學教育
中大醫學院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合作舉辦「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 展示香港轉化研究成果

中大醫學院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合作舉辦「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 展示香港轉化研究成果

里程碑
中大醫學院慶祝成立40周年 「傳」承醫術醫德  創「新」醫學科研 「全心」關顧病患

中大醫學院慶祝成立40周年 「傳」承醫術醫德 創「新」醫學科研 「全心」關顧病患

里程碑
中大醫學院公布2019/20年度醫學士課程收生成績

中大醫學院公布2019/20年度醫學士課程收生成績

收生
中大醫科收7科40分 延攬更多更全面的未來醫生 2019學年推「學生自主課程」 更具彈性豐富學醫經歷

中大醫科收7科40分 延攬更多更全面的未來醫生 2019學年推「學生自主課程」 更具彈性豐富學醫經歷

收生
中大醫學院公布2018/19年度醫學士課程收生成績

中大醫學院公布2018/19年度醫學士課程收生成績

收生
中大醫學院公布2017/18年度醫學士課程收生成績

中大醫學院公布2017/18年度醫學士課程收生成績

收生
中大醫學院35周年院慶晚宴 雲集千多位各界友好 承先啟後回饋社會

中大醫學院35周年院慶晚宴 雲集千多位各界友好 承先啟後回饋社會

里程碑
香港中文大學「呂志和卓越青年學者獎勵計劃」正式成立 逾千萬港元獎學金助優秀醫學生海外深造

香港中文大學「呂志和卓越青年學者獎勵計劃」正式成立 逾千萬港元獎學金助優秀醫學生海外深造

捐款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回應有關醫學士課程的關注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回應有關醫學士課程的關注

回應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回應有關醫學士課程的關注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回應有關醫學士課程的關注

回應
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王國強局長任中大醫學院榮譽教授 進一步推動兩地中西醫結合醫學發展

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王國強局長任中大醫學院榮譽教授 進一步推動兩地中西醫結合醫學發展

里程碑
中大醫科生研究發現本港高血壓人士藥物依從性未如理想 僅五成患者血壓受控

中大醫科生研究發現本港高血壓人士藥物依從性未如理想 僅五成患者血壓受控

研究
中大成立生命倫理學中心 推動香港各界 探索生物科技革命核心議題

中大成立生命倫理學中心 推動香港各界 探索生物科技革命核心議題

里程碑
中大生命倫理學中心開幕研討會 探討香港與長壽與生物科技革命的雙面刃

中大生命倫理學中心開幕研討會 探討香港與長壽與生物科技革命的雙面刃

研討會
首位香港科學家晉身Eppendorf and Science神經生物學獎三甲 中大優秀醫科生致力拆解腦神經網絡之謎

首位香港科學家晉身Eppendorf and Science神經生物學獎三甲 中大優秀醫科生致力拆解腦神經網絡之謎

獎項及榮譽
中大中醫學院首辦白袍慶典 新生立志以仁德為本

中大中醫學院首辦白袍慶典 新生立志以仁德為本

教育
中大醫學院 首辦生命倫理工作坊 重點培訓師資

中大醫學院 首辦生命倫理工作坊 重點培訓師資

教育
中大成立生命倫理中心 開創生物醫學、臨床試驗、社會道德互融新紀元

中大成立生命倫理中心 開創生物醫學、臨床試驗、社會道德互融新紀元

里程碑
中大醫學院舉辦首次「無言老師」撒灰儀式向遺體捐贈者的無私精神致敬

中大醫學院舉辦首次「無言老師」撒灰儀式向遺體捐贈者的無私精神致敬

醫學教育
中大舉辦首屆蔡永業紀念講座 向創立醫學院巨匠致敬 專業精神薪火相傳

中大舉辦首屆蔡永業紀念講座 向創立醫學院巨匠致敬 專業精神薪火相傳

里程碑
中大取錄22名學生修讀亞洲首個「環球醫學領袖培訓計劃」

中大取錄22名學生修讀亞洲首個「環球醫學領袖培訓計劃」

收生
香港中文大學-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血管混合手術室正式開幕 多功能設施有助提升手術成效

香港中文大學-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血管混合手術室正式開幕 多功能設施有助提升手術成效

臨床服務
中大舉行呂志和臨床醫學大樓命名典禮

中大舉行呂志和臨床醫學大樓命名典禮

里程碑

我們的專家

醫學院的許多專家都可以接受媒體採訪。
點擊此處查看專家名單或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