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unveils-genome-of-dermatophagoides-farinae-casting-new-light-on-diagnosis-and-interventions-of-inhalant-allergi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unveils-genome-of-dermatophagoides-farinae-casting-new-light-on-diagnosis-and-interventions-of-inhalant-allergies

中大領導團隊全球率先破解粉塵蟎基因組 為吸入性過敏疾病提供診斷及治療新方向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聯同深圳大學醫學院及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全球率先破解粉塵蟎(塵蟎品種之一)基因組草圖及其腸道中的微生物成份,有望為吸入性過敏疾病提供診斷及治療新方向。此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頂尖免疫及致敏學雜誌《致敏及臨床免疫學期刊》。 

 

過敏性疾病是指人體在受到外來物入侵時免疫系統所產生的炎症反應,大多是在兒童發展免疫系統時形成,目前仍未有徹底根治的方法,是當前世界性的重大衞生問題。現時中國有3,000多萬名哮喘患者及5,000多萬名過敏性鼻炎患者,兩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趨勢。根據國際兒童哮喘和過敏病研究,在本港學童人口中,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分別約為10%及40%,而平均每20個本港成年人便有一人是哮喘患者。這些病人需要長期利用藥物控制炎症反應,可見過敏性疾病不僅嚴重危害個人健康,亦為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 

塵蟎早已被認定與過敏反應有關,超過七成過敏性疾病個案因其而起。然而,因為塵蟎體積非常細小,非肉眼所能見,而且不容易人工培植,以致塵蟎致敏的主要原因一直未被破解。是次研究由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徐國榮教授領導,聯同深圳大學醫學院劉志剛教授及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鍾南山教授的研究團隊,經過三年時間的努力,終於成功破解粉塵蟎的基因組草圖及其腸道中的微生物成份。是次研究結果可說是吸入性過敏疾病研究、診斷及治療的重大里程碑。 

 

徐教授表示:「粉塵蟎的基因組包含了16,000個基因,為人類基因數目的70%,但其隱藏的遺傳密碼只有約5,400萬個,遠比人類的30億個密碼為少,可見粉塵蟎基因組中的基因密度極高,複雜性遠超過之前所預計。」 

 

透過吸入性過敏病人血清的驗證,研究團隊在粉塵蟎的基因當中發現八個新的致敏原,其中一個更剛被世界衞生組織免疫學學會致敏原小組委員會命名為Der f24致敏原。「我們在粉塵蟎的身體及腸道之內,亦偵測到多種從未被發現的細菌,其中以腸桿菌佔的比例最高。這些細菌極有可能透過粉塵蟎的排泄物成為吸入性過敏疾病的致敏原,這個發現將會成為未來致敏學研究的新方向。」

 

中大兒科學系系主任梁廷勳教授解釋,現在治療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的方法,主要是以類固醇噴劑抑制病者的呼吸道炎症,卻未能根治由粉塵蟎等致敏原引起的過激免疫反應,而使用高劑量吸入式類固醇也會對病人產生副作用。 

 

梁教授指出:「粉塵蟎是中國華南地區最常見的致敏原,本港有近九成哮喘病童因為粉塵蟎而發病。塵蟎最常見於家中的衣服床舖,所以除了用藥外,我們也會請患者家長以不透氣纖維包裹病童的床褥和枕頭,以減少他們與粉塵蟎的接觸;加入消毒藥劑定期清潔和更換衣物床舖;最少每十日以攝氏55度以上的溫水清洗所有被鋪一次;將惹塵的物件(如毛公仔、地毯)移走,若不能移走地毯,則應每天以過濾系統強的吸麈機清理地毯。以上方法能減少患病兒童接觸致敏原的機會,降低哮喘和過敏病的病發率。」 

 

研究團隊希望醫學科研人員深入了解有關粉塵蟎基因組和結構後,可以更準確掌握並設計針對粉塵蟎的免疫療法,以幫助病人脫離對此主要致敏原的過敏反應,達致有效、持久並安全的哮喘和過敏性鼻炎治療方案。

 

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徐國榮教授(右)領導的聯合研究團隊成功破解粉塵蟎的基因組草圖

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徐國榮教授(右)領導的聯合研究團隊成功破解粉塵蟎的基因組草圖及其腸道中的微生物成份。中大兒科學系系主任梁廷勳教授(左)指出有關發現有助更準確掌握並設計針對粉塵蟎的免疫療法。

 過敏性疾病目前仍未有徹底根治的方法

過敏性疾病目前仍未有徹底根治的方法,施太(右二)的九歲兒子謙謙(左二)自小患有哮喘,需要長期帶備類固醇噴劑以備病發時使用。

粉塵蟎是中國華南地區最常見的致敏原,本港有近九成哮喘病童因為粉塵蟎而發病。

粉塵蟎是中國華南地區最常見的致敏原,本港有近九成哮喘病童因為粉塵蟎而發病。

更多新聞稿

中大研究揭開蟎蟲進化史 有助加強預防、診斷和治療常見的蟎過敏

中大研究揭開蟎蟲進化史 有助加強預防、診斷和治療常見的蟎過敏

研究
中大醫學院證實「嗜鹼性粒細胞活化測試」 能準確診斷蝦敏感 表現更勝常規測試

中大醫學院證實「嗜鹼性粒細胞活化測試」 能準確診斷蝦敏感 表現更勝常規測試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鯇魚為本港魚類過敏的主要源頭 新致敏原「小清蛋白Cten i 1」有助提升診斷準確度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鯇魚為本港魚類過敏的主要源頭 新致敏原「小清蛋白Cten i 1」有助提升診斷準確度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田園生活有助預防兒童罹患哮喘

中大研究發現田園生活有助預防兒童罹患哮喘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卓越兒童健康研究所」正式成立 結合全球跨學科力量 促進兒童健康和福祉

「香港中文大學卓越兒童健康研究所」正式成立 結合全球跨學科力量 促進兒童健康和福祉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港大合作開展復發性卵巢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 免費為百名本地病人提供分析

中大港大合作開展復發性卵巢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 免費為百名本地病人提供分析

研究
中大就七種常見呼吸道病毒進行全港首個流行病學分析 發現「呼吸道合胞病毒」及「甲型流感」為兩大致命病毒

中大就七種常見呼吸道病毒進行全港首個流行病學分析 發現「呼吸道合胞病毒」及「甲型流感」為兩大致命病毒

研究
中大發現促進關聯記憶形成的神經結構 有助更深入了解腦部疾病如何損害記憶

中大發現促進關聯記憶形成的神經結構 有助更深入了解腦部疾病如何損害記憶

研究
中大卓越兒童健康研究所成功結合藥物及基因測試 實現「精準個人化治療」 為難治型兒童血癌患者帶來新希望

中大卓越兒童健康研究所成功結合藥物及基因測試 實現「精準個人化治療」 為難治型兒童血癌患者帶來新希望

研究
本港兒童疫情期間生活習慣全線失守 疫下兒童超重和肥胖比率增近兩倍    疫後抗拒「重回正軌」

本港兒童疫情期間生活習慣全線失守 疫下兒童超重和肥胖比率增近兩倍 疫後抗拒「重回正軌」

研究
中大聯同港大及倫敦大學學院破解基因突變引致先天性巨結腸症機制 為開發嶄新治療方案提供線索

中大聯同港大及倫敦大學學院破解基因突變引致先天性巨結腸症機制 為開發嶄新治療方案提供線索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兒童睡眠窒息症增加成年後患高血壓的風險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兒童睡眠窒息症增加成年後患高血壓的風險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半數受訪兒童癌症康復者曾使用替代補充療法 或存在「藥療相互作用」風險

中大研究發現半數受訪兒童癌症康復者曾使用替代補充療法 或存在「藥療相互作用」風險

研究
中大發現新方法將肝腫瘤由「冷」轉「熱」 激活免疫T細胞滅癌 助發展更有效的新免疫療法

中大發現新方法將肝腫瘤由「冷」轉「熱」 激活免疫T細胞滅癌 助發展更有效的新免疫療法

研究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幼兒成為新冠病毒「隱形傳播者」的風險不容忽視 病毒載量及帶活性病毒的比例偏高  持續帶活性病毒的時間極長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幼兒成為新冠病毒「隱形傳播者」的風險不容忽視 病毒載量及帶活性病毒的比例偏高 持續帶活性病毒的時間極長

研究
中大證實以鼻紙條採集鼻液樣本檢測新冠肺炎安全、簡易及準確度高 適用於不同年齡層 提倡廣泛使用以達更佳疫情監測效果

中大證實以鼻紙條採集鼻液樣本檢測新冠肺炎安全、簡易及準確度高 適用於不同年齡層 提倡廣泛使用以達更佳疫情監測效果

研究
中大聯同理大及西悉尼大學研究發現人體神經系統產生更高效能跑步方法的機制

中大聯同理大及西悉尼大學研究發現人體神經系統產生更高效能跑步方法的機制

研究
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B細胞及基因GPR18可預測多種癌症的存活期

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B細胞及基因GPR18可預測多種癌症的存活期

研究
中大發現糖尿病或為感染新冠肺炎高危因素 研究有助了解病毒致病潛在機制

中大發現糖尿病或為感染新冠肺炎高危因素 研究有助了解病毒致病潛在機制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引起壓力行為反應的大腦訊息傳遞路徑 為探究腦部疾病引致的異常重複行為提供基礎

中大研究發現引起壓力行為反應的大腦訊息傳遞路徑 為探究腦部疾病引致的異常重複行為提供基礎

研究
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一種新型生物標記 可在頭頸癌患者中預測長一倍的存活期

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一種新型生物標記 可在頭頸癌患者中預測長一倍的存活期

研究
中大將開展最新「細胞治療」臨床研究  首階段引入CAR-T治療血癌新方法

中大將開展最新「細胞治療」臨床研究 首階段引入CAR-T治療血癌新方法

研究
中大設計的介入措施有效提升本地幼童流感疫苗接種率

中大設計的介入措施有效提升本地幼童流感疫苗接種率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本港四成青少年睡眠不足 增患心血管病風險

中大研究發現本港四成青少年睡眠不足 增患心血管病風險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認知靈活性」調節機制 多巴胺失調可致靈活性受損

中大研究發現「認知靈活性」調節機制 多巴胺失調可致靈活性受損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維持體內鐵質水平之關鍵物質 如缺乏可致過量鐵質積聚 損害主要器官

中大研究發現維持體內鐵質水平之關鍵物質 如缺乏可致過量鐵質積聚 損害主要器官

研究
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力爭成世界領先生物醫學中心 培育頂尖生物醫學專才 開拓高端「轉化醫學」研究

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力爭成世界領先生物醫學中心 培育頂尖生物醫學專才 開拓高端「轉化醫學」研究

里程碑
中大「蔡永業腦神經科學中心」破解大腦學習動作技能原理

中大「蔡永業腦神經科學中心」破解大腦學習動作技能原理

研究
中大建議所有孕婦作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 全港兩成孕婦患妊娠糖尿 研究發現其子女糖尿病風險為同齡兒童3倍

中大建議所有孕婦作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 全港兩成孕婦患妊娠糖尿 研究發現其子女糖尿病風險為同齡兒童3倍

研究
中大成功揭示腫瘤免疫逃脱新機制 開拓「免疫療法」新方向

中大成功揭示腫瘤免疫逃脱新機制 開拓「免疫療法」新方向

研究
中大研究證輪狀病毒疫苗對香港兒童非常有效

中大研究證輪狀病毒疫苗對香港兒童非常有效

研究
中大公布「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新發現 揭示心血管疾病治療新方向

中大公布「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新發現 揭示心血管疾病治療新方向

研究
中大推全球首項運用「單細胞基因技術」檢測卵子質素研究 破解卵子老化及女性不育之謎

中大推全球首項運用「單細胞基因技術」檢測卵子質素研究 破解卵子老化及女性不育之謎

研究
中大聯同國際專家發現引致腦退化基因 為治療及預防「阿茲海默氏症」帶來新方向

中大聯同國際專家發現引致腦退化基因 為治療及預防「阿茲海默氏症」帶來新方向

研究
中大再獲夏約書孤兒症基金會支持新生兒篩查服務 新增「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檢測

中大再獲夏約書孤兒症基金會支持新生兒篩查服務 新增「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檢測

捐款
中大發現新型流感疫苗有助本港更有效控制流行性感冒

中大發現新型流感疫苗有助本港更有效控制流行性感冒

研究
中大與美國專家攜手合作進行臨床遺傳學培訓 設立本港首個一站式遺傳病門診服務

中大與美國專家攜手合作進行臨床遺傳學培訓 設立本港首個一站式遺傳病門診服務

國際合作
中大羅桂祥綜合生物醫學大樓今天正式開幕

中大羅桂祥綜合生物醫學大樓今天正式開幕

里程碑
中大展開全港睡眠健康教育及改善計劃 建立健康睡眠及健康校園生活

中大展開全港睡眠健康教育及改善計劃 建立健康睡眠及健康校園生活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率先為內地地貧病童進行磁共振鐵質評估 有效減低死亡風險

中大率先為內地地貧病童進行磁共振鐵質評估 有效減低死亡風險

臨床服務
中大發現本港學童便秘與家庭及環境因素息息相關

中大發現本港學童便秘與家庭及環境因素息息相關

研究

我們的專家

醫學院的許多專家都可以接受媒體採訪。
點擊此處查看專家名單或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