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a-cuhk-led-international-study-demonstrates-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is-effective-in-patients-with-advanced-nasopharyngeal-cancer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a-cuhk-led-international-study-demonstrates-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is-effective-in-patients-with-advanced-nasopharyngeal-cancer

中大率跨國研究證實免疫療法對晚期鼻咽癌病人有效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領導的國際研究證實,一款「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以下簡稱「抑制劑」,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對復發性及擴散性鼻咽癌具治療作用。研究結果顯示,患者接受治療一年後的整體存活率約為六成。進一步分析有關資料更有助找到相關的生物標記,冀為鼻咽癌患者研發出有效的免疫治療方案。是次研究獲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及「Mayo醫學中心第二期臨床研究聯盟」支持和參與,為全球治療鼻咽癌的重要里程。相關結果已於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發表。

 

鼻咽癌是本港、華南以至東南亞地區常見的癌症。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於2015年鼻咽癌是本港男士中第六常見的癌症;而在男女癌症患者之中,鼻咽癌在常見癌症中排行第十。

 

鼻咽癌大多與感染EB(Epstein-Bair)病毒有關。這種癌症是其中一種最具侵略性的頭頸癌,癌細胞經常轉移至淋巴結及其他器官。現時,鼻咽癌較常見的治療方法為化療和放射性治療。

 

免疫治療是鼻咽癌患者的新治療選擇

近年,癌症免疫學(cancer immunology)發展迅速,出現名為「免疫治療」的癌症治療,方法是透過增強患者自身的免疫反應對抗癌細胞。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是美國政府主要研究癌症的機構,亦是世界上最大的癌症研究資助者,一直支持致力提升免疫治療效用的研究。為評估一種名為nivolumab的「抑制劑」對復發性及擴散性鼻咽癌的治療效果,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支持了此項由中大醫學院學者領導的國際研究。是項研究亦同獲屬於「Mayo醫學中心第二期臨床研究聯盟」的多間醫學機構參與。

 

研究結果顯示病人存活期中位數為17個月

2015年至2016年間,研究人員共招募了44位來自全球11個醫療中心的復發性及擴散性鼻咽癌病人參與研究,當中大部分為亞洲人。結果顯示,整體反應率為20%,其中一名患者的癌症徵狀更完全消失持續近一年。

 

研究參與者在接受免疫治療後一年的整體存活率為 60%。參考過往數據,同類患者接受其他治療的整體存活率一般只有少於50%;相比之下,免疫治療的成效較好。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馬碧如教授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頭頸癌指導委員會-鼻咽癌臨床測試規劃小組」的執行委員,以及「廣泛轉移小組」的聯合主席。馬教授解釋:「一般來說,大多數復發性及轉移性鼻咽癌患者都只能接受紓緩性的治療,根治性治療對他們並不適用。是次研究結果顯示,免疫治療對一些鼻咽癌患者具有持久的臨床功效。與傳統化療比較,病人對免疫治療的耐受性良好,且較少出現嚴重副作用。」馬教授續指:「能夠與這優秀的國際團隊一起工作,努力不懈地以破紀錄時間完成此項跨國研究,我們實在感到非常榮幸。」  

 

患者有較好治療結果 與特定生物標記相關

中大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於2017年成功破解鼻咽癌的全基因組圖譜,促進發掘這種常見頭頸癌症的新型和關鍵生物標記之研究發展。在今次的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對相關「抑制劑」有良好反應或「無惡化存活期」較長的患者,可能與其腫瘤中名為「PD-L1」和「HLA蛋白」的生物標記有關連。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羅國煒教授表示:「我們下一步是在更大型研究中,就『PD-L1』及『HLA蛋白』的表達和突變對預測病人接受相關治療後的反應,驗證其臨床作用。我們希望通過找出鼻咽癌患者的生物標記,可促進治療後評估和精準治療的發展,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中大醫學院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講座教授暨香港癌症研究所包玉剛癌症中心總監陳德章教授指出:「我們很榮幸能夠領導這項獲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資助的國際研究,並能與來自包括Mayo醫學中心在內的世界級專家合作。這份研究報告,是醫學文獻中首份紀錄相關抑制劑在復發性及轉移性鼻咽癌病人身上的臨床效用,以及相關生物標記的發表。隨着研究團隊一直以來的多項臨床和轉化研究,加上今次的新發現,中大醫學院成功優化鼻咽癌治療。我們將繼續致力就癌症免疫學進行更多研究,期望透過免疫治療為癌症患者帶來更多治療方法和希望。」

 

中大醫學院領導的國際研究證實,免疫治療對復發性及擴散性鼻咽癌具治療作用。研究參與者接受治療後一年的整體存活率為六成。左起: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羅國煒教授、腫瘤學系馬碧如教授、鼻咽癌患者陳先生(化名)及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講座教授陳德章教授。

中大醫學院領導的國際研究證實,免疫治療對復發性及擴散性鼻咽癌具治療作用。研究參與者接受治療後一年的整體存活率為六成。左起: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羅國煒教授、腫瘤學系馬碧如教授、鼻咽癌患者陳先生(化名)及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講座教授陳德章教授。

鼻咽癌病人陳先生(化名,右)表示,接受免疫治療對其身體及生活影響不大,副作用明顯較化療少。

鼻咽癌病人陳先生(化名,右)表示,接受免疫治療對其身體及生活影響不大,副作用明顯較化療少。

馬碧如教授指出,是次研究結果顯示,免疫治療對部分鼻咽癌患者具有持久的臨床功效。

馬碧如教授指出,是次研究結果顯示,免疫治療對部分鼻咽癌患者具有持久的臨床功效。

陳德章教授表示,很榮幸中大醫學院能夠領導這項獲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資助的國際研究,並能與來自包括Mayo醫學中心在內的世界級專家合作。

陳德章教授表示,很榮幸中大醫學院能夠領導這項獲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資助的國際研究,並能與來自包括Mayo醫學中心在內的世界級專家合作。

羅國煒教授(左)表示,希望通過找出鼻咽癌患者的生物標記,可促進治療後評估和精準治療的發展,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羅國煒教授(左)表示,希望通過找出鼻咽癌患者的生物標記,可促進治療後評估和精準治療的發展,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更多新聞稿

中大成功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組圖譜 突破性結果有助發展個人化治療

中大成功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組圖譜 突破性結果有助發展個人化治療

研究
中大將開展最新「細胞治療」臨床研究  首階段引入CAR-T治療血癌新方法

中大將開展最新「細胞治療」臨床研究 首階段引入CAR-T治療血癌新方法

研究
中大證新治療方案較常規治療有效延長晚期肺癌病人存活期

中大證新治療方案較常規治療有效延長晚期肺癌病人存活期

研究
中大醫學院與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共同領導全球首個 人體CRISPR基因編輯治療肺癌臨床試驗 證實修改T細胞以治療晚期肺癌是安全及可行

中大醫學院與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共同領導全球首個 人體CRISPR基因編輯治療肺癌臨床試驗 證實修改T細胞以治療晚期肺癌是安全及可行

研究
中大腫瘤學系獲國際肺癌研究協會頒發「傑出癌症關顧團隊」獎項

中大腫瘤學系獲國際肺癌研究協會頒發「傑出癌症關顧團隊」獎項

獎項及榮譽
中大研究證「消融化療栓塞術」有效延長肝癌患者無惡化存活期兩倍

中大研究證「消融化療栓塞術」有效延長肝癌患者無惡化存活期兩倍

研究
中大研究獲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推崇

中大研究獲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推崇

獎項及榮譽
中大完成二萬人「血漿DNA」鼻咽癌篩查研究 大幅推前癌症發現期數

中大完成二萬人「血漿DNA」鼻咽癌篩查研究 大幅推前癌症發現期數

研究
中大領導ALK陽性肺腺癌研究證實 新標靶藥成效超現時標準療法兩倍

中大領導ALK陽性肺腺癌研究證實 新標靶藥成效超現時標準療法兩倍

研究
中大成功揭示腫瘤免疫逃脱新機制 開拓「免疫療法」新方向

中大成功揭示腫瘤免疫逃脱新機制 開拓「免疫療法」新方向

研究
中大成立一期臨床研究中心 加強本地新藥開發

中大成立一期臨床研究中心 加強本地新藥開發

研究
中大破解癌痛秘密 確定新治療靶點緩解癌症病人痛苦

中大破解癌痛秘密 確定新治療靶點緩解癌症病人痛苦

研究
中大全球首證血糖波動不穩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有較高患癌風險 並證實接受一類常用降血壓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患癌風險則較低

中大全球首證血糖波動不穩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有較高患癌風險 並證實接受一類常用降血壓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患癌風險則較低

研究
中大研發嶄新治療組合 帶領亞洲策略性抗擊膽管癌

中大研發嶄新治療組合 帶領亞洲策略性抗擊膽管癌

研究
中大發現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國家的男性長者升幅最為顯著

中大發現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國家的男性長者升幅最為顯著

研究
中大獲李嘉誠基金會捐贈港幣1.5億元支持生物醫學科技的科研發展

中大獲李嘉誠基金會捐贈港幣1.5億元支持生物醫學科技的科研發展

捐款
中大發現霍奇金淋巴癌發病率以亞洲升幅最為顯著 本港男士發病率上升幅度全球之冠

中大發現霍奇金淋巴癌發病率以亞洲升幅最為顯著 本港男士發病率上升幅度全球之冠

研究
中大成功以單細胞分辨率拆解肺癌  揭示腫瘤形成機制 有望開發新肺癌療法

中大成功以單細胞分辨率拆解肺癌 揭示腫瘤形成機制 有望開發新肺癌療法

研究
中大研究發現半數受訪兒童癌症康復者曾使用替代補充療法 或存在「藥療相互作用」風險

中大研究發現半數受訪兒童癌症康復者曾使用替代補充療法 或存在「藥療相互作用」風險

研究
中大成功破解免疫細胞變異機理 為腎病治療燃點新希望

中大成功破解免疫細胞變異機理 為腎病治療燃點新希望

研究
中大醫學院莫樹錦教授成首位來自亞洲學府學者獲全球「腫瘤學巨人」稱譽 表彰他推動全球肺癌研究及治療的傑出成就

中大醫學院莫樹錦教授成首位來自亞洲學府學者獲全球「腫瘤學巨人」稱譽 表彰他推動全球肺癌研究及治療的傑出成就

獎項及榮譽
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B細胞及基因GPR18可預測多種癌症的存活期

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B細胞及基因GPR18可預測多種癌症的存活期

研究
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一種新型生物標記 可在頭頸癌患者中預測長一倍的存活期

中大醫學院團隊發現一種新型生物標記 可在頭頸癌患者中預測長一倍的存活期

研究
中大成功應用混合手術室「經氣管微波消融術」 無創治肺癌成亞太首例

中大成功應用混合手術室「經氣管微波消融術」 無創治肺癌成亞太首例

外科創新技術
李嘉誠基金會啟動《愛能助》兒童癌症項目 資助兒童罕見癌症

李嘉誠基金會啟動《愛能助》兒童癌症項目 資助兒童罕見癌症

捐款
莫樹錦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全球第一人將晚期肺癌治療「個人化」 被譽為「腫瘤學傳奇」

莫樹錦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全球第一人將晚期肺癌治療「個人化」 被譽為「腫瘤學傳奇」

獎項及榮譽
「中大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啟動 免費為萬名市民進行檢測 研肥胖與多種癌症關係

「中大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啟動 免費為萬名市民進行檢測 研肥胖與多種癌症關係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研究揭示全球大腸癌發病率有年輕化趨勢

中大研究揭示全球大腸癌發病率有年輕化趨勢

研究
中大利用「混合手術室」結合「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 實時影像追蹤及抽取微細病變組織 能診治少至2毫米肺部腫瘤

中大利用「混合手術室」結合「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 實時影像追蹤及抽取微細病變組織 能診治少至2毫米肺部腫瘤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港大合作開展復發性卵巢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 免費為百名本地病人提供分析

中大港大合作開展復發性卵巢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 免費為百名本地病人提供分析

研究
第七屆華人地區醫護人員紓緩治療研討會 鼓勵延伸紓緩治療服務至社區

第七屆華人地區醫護人員紓緩治療研討會 鼓勵延伸紓緩治療服務至社區

研討會
中大合作研究改變全球肺腺癌治療方向 研究證實標靶藥較有效治療出現EML4-ALK基因異變的晚期肺腺癌病人

中大合作研究改變全球肺腺癌治療方向 研究證實標靶藥較有效治療出現EML4-ALK基因異變的晚期肺腺癌病人

研究
中大完成經皮穿刺納米刀動物實驗及成功進行經皮穿刺納米刀腫瘤治療 治癌技術新突破

中大完成經皮穿刺納米刀動物實驗及成功進行經皮穿刺納米刀腫瘤治療 治癌技術新突破

研究
中大推全港大型「鼻咽癌血液測試研究計劃」 現招募二萬名市民參與 冀有效偵測早期患者

中大推全港大型「鼻咽癌血液測試研究計劃」 現招募二萬名市民參與 冀有效偵測早期患者

研究
中大聯同七間醫院進行亞洲首個臨床研究 發現嶄新「植入式擾流器」能有效治療腦動脈瘤

中大聯同七間醫院進行亞洲首個臨床研究 發現嶄新「植入式擾流器」能有效治療腦動脈瘤

研究
兩大合辦第五屆華人地區醫護人員紓緩治療研討會

兩大合辦第五屆華人地區醫護人員紓緩治療研討會

研討會
中大率先研發嶄新電腦輔助腫瘤手術治療骨腫瘤病人 大大提高手術精確度

中大率先研發嶄新電腦輔助腫瘤手術治療骨腫瘤病人 大大提高手術精確度

外科創新技術
大腸癌將成為香港頭號癌症 中大引入大腸膠囊內視鏡助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將成為香港頭號癌症 中大引入大腸膠囊內視鏡助預防大腸癌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證實無創性手術能有效治療腦動靜脈畸形

中大證實無創性手術能有效治療腦動靜脈畸形

臨床服務
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主辦 第五屆泛太平洋護理會議暨第七屆癌症護理研討會

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主辦 第五屆泛太平洋護理會議暨第七屆癌症護理研討會

研討會
中大首創大腸瘜肉預測指數及早預防腸癌

中大首創大腸瘜肉預測指數及早預防腸癌

臨床服務

我們的專家

醫學院的許多專家都可以接受媒體採訪。
點擊此處查看專家名單或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