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醫生周記外傳 (二): 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
「陳教授,這個病人的病理化驗報告竟然前後矛盾! 真的無所適從!」一大清早,一位年輕醫生跑到我的辦公室向我投訴。
大約三年前,一位七十多歲的病人患上萎縮性胃炎 (atrophic gastritis),因為他的胃粘膜化驗告顯示嚴重的粘膜腺體萎縮,當年病理科醫生認為胃部病變的原因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後遺症。由於這個情況有可能導致胃癌,所以醫生建議他每年接受胃部內窺鏡檢查,希望可以及早偵測更嚴重的胃癌前期病變。
可是最近一次的化驗報告卻推翻以往的結論,病理科醫生認為這位老伯是患上自身免疫性萎縮性胃炎(autoimmune atrophic gastritis),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無關。雖然化驗報告修訂了胃部黏膜病變的成因,但是治療方案卻沒有因此而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這位老伯還是需要定期進行內窺鏡檢查以預防胃癌。
「陳教授,為什麼病理報告竟然出現如此前後矛盾的情況?病理科醫生怎可能以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這些報告還可信嗎?」
看著這位年輕醫生,我便回答說:「我們行醫凡事必須小心謹慎,但人並非電腦,只要有人為判斷便有機會犯錯。就以萎縮性胃炎為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自身免疫系統毛病都是兩種主要成因,而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亦有可能引發胃黏膜出現免疫系統毛病,形成持續發炎的情況。所以兩者有相當類似的地方,不同時期分析病變情況有可能導致不同的結論。」
其實行醫經常需要面對不少灰色地帶,不同的醫治方案往往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既然總有機會是自己的判斷有所偏差,行醫者又是否願意放下面子與個人執著,持開放態度接納不同的意見呢?當然,責任最終還是要自己承擔,我相信醫生是應該把病人利益凌駕個人榮辱之上。
有人說得好:「今天的我,就是為了打倒昨天的我。真正的強者,不是為了壓過別人,而是持續超越自己。」有勇氣承認錯誤、與時並進才是真正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