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六十五)中產醫院?
我經常提及香港的醫療水準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我剛出席一個於美國舉行的國際醫學會議,有兩萬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參與。在會議上,我發現即使強如美國,其國內的醫療水平卻可以十分參差,再次印證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我並非自我感覺良好,無視香港現今的醫療問題。在云云的醫療難題當中,最具挑戰性的,莫過於如何收窄公私營醫療之間的鴻溝 。
相信大多數香港市民都覺得公營醫療服務的輪候時間太長,又不斷有醫護人才留失;那邊廂私營醫療收費高昂,一般市民難以負擔。面對這兩極化的問題,不少人冀望創辦「中產醫院」來照顧中等收入的家庭,分散需求,以減輕公院的壓力。
現今的私院收費真的是「海鮮價」嗎?甚麼是「中產收費」? 收費應如何釐定才算合理?
最近有病人向我訴苦,說最近到私院照大腸,出院埋單六萬多!細問之下,發現原來並不是有醫生收了天價,亦不是醫院提供了六星級豪華服務。祗是入院後,他的主診醫生建議他接受其他專科醫生的服務,包括心臟科、腦科、骨科和泌尿科,而每位專科醫生又安排額外檢查。結果每項收費看似合理,加起來卻大失預算。他慨歎道:「我沒有足夠的醫學常識,醫生怎麼說我唯有照辦吧!」
現今保護主義抬頭,醫生與病人的關係變得愈益疏離,醫生為了自我保護,「不怕一萬,祗怕萬一」,把「必要」與「不必要」的檢查和治療全數奉上。可惜這手法祗會進一步削弱病人對醫生的信任。
我相信香港需要的並不是「中等收費」的「中產醫院」,而是引入一種新的醫療服務思維於未來的醫院。 市民若要得到合理的治療、不會大失預算的話,便要從以醫生主導的傳统模式,轉變為「以病人為本」的新文化。後者以綜合式服務為主導,以病人的整體需要判斷哪些檢查和治療是值得做,哪些是不應該做。院方會獎賞那些根據國際指引行醫的醫生,並定期作檢討以提升服務質素。此外,醫院亦會鼓勵市民預防勝於治療,減少不必要的檢查。
我相信這種「以病人為本」的醫療模式,不單可改進服務水平,同時也有助市民更好地預算自己的醫療開支,從而鼓勵更多有能力的市民進入私營市場,減輕公院的壓力。
社會對醫療的需求,不論在質和量上,都不斷上升。醫護文化需要改變,而且亦是可以改變的。
(Image sourced from 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