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四十九)但開風氣不為師
昨天是慶祝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成立三十五週年的大日子,過去多個月來大家都為著籌備慶祝活動而忙個不停,我也趁這日子反思香港醫學教育的過去與未來。
早於七零年代,香港政府已決定大幅增加醫學生的名額,以應付本地人口急劇上升對醫療的需求。當年有兩個選擇,一是增加港大醫學院的學額,二是於中大成立一所新的醫學院。翻查一九七七的一份白皮書以及一些舊檔案,才瞭解當年有關人仕為了這個計劃而展開了激烈爭論。最後,單一模式的醫學教育在一九八一年因中大醫學院成立而告一段落,從此香港的醫學教育文化,以致後來醫療發展生態也起了很大的變化。
萬事起頭難,當年蔡永業院長率領著一班從海外來港的教授打江山,可算得是「點滴在心頭」。正如當年的沙田教學醫院(後改名為威爾斯親王醫院) 因施工延誤,令中大首三屆的醫學生要借用觀塘聯合醫院作實習之用。由於當年的聯合醫院沒有教學設施,所以校方在聯合醫院的空地裝了幾個貨櫃箱(圖),作為臨時教學及學生當值之用途。當年的「門戶之見」相當嚴重,難得聯合醫院仗義相助,我們對這份恩情是銘記於心的。正因為那些難苦歲月,中大醫學院的師生便孕育出互相扶持、迎難而上的「獅子山下」精神。在短短三十五年,中大醫學院由一所寂寂無名的本地醫科學校變成了國際知名的教育及科研學府。這個傳奇全賴校內及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
在人才培訓方面,轉眼間中大畢業生已在各大公營及私營機構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現任瑪麗醫院總監暨港島西醫院聯網總監亦是中大畢業生。這反映香港醫療界別強調用人唯才,實是社會之福。當然,高質素的教育是孕育優秀人才的先決條件。我想信正確的價值觀需要自小培養。小時候,我眼中的醫生是高高在上,甚至比神更偉大。但當我第一天踏進中大醫學院,一眾老師便強調醫者應有的態度及以病人為本。生命影響生命,我們是怎樣的醫生,便栽培出怎樣的下一代。
中大醫學院對醫療另一項的貢獻,可算是引入及強化非主流的醫學專科。多年來內科及外科都是傳統的龍頭科目,所以醫學學位一向被稱為內外全科醫學士。當年中大醫學院引入多個另類專科,例如獨立的腫瘤部門及化學病理學系等。當時這些專科不被重視,現今很多突破性的醫學發展卻源自這些當日不起眼的科目。化學病理學系的盧煜明教授最近獲頒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及「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 – 化學」 (Thomson Reuters Citation Laureate - Chemistry),以表揚他憑藉血漿DNA診斷技術,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的革命性貢獻。根據獎項的主辦單位表示,「引文桂冠獎」的獲獎人在其研究領域極具影響力,因此被視為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獲得諾貝爾獎。
展望將來,中大醫學院仍是一所年青的學府,還有不少需要學習及進步的空間。正因我們沒有歷史包袱,所以更加勇於創新及追求至善。現今醫療科技一日千里,香港人的平均壽命已擠身世界首位,我們的社會更需要宅心仁厚的醫生如何利用科技更好照顧病人,而不是把科技變成商機。中大醫學院肩負著栽培仁醫的重任,把精英的學生栽培成謙遜的醫者是我輩的畢生挑戰。與此同時,科研是醫學進步的必須條件,醫學院並不等同職業先修訓練學校,我們必須因才施教,發掘那些未來的醫學科學家去造福社會。
(Photo Courtesy: 陳家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