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Only Chinese version is available for this page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四十三)與你同行

 

上月中大醫學院的「師兄弟團隊」(Alumni Buddy Group) 正式成立了。這並非一般的舊生聯誼會,也不是甚麼尊貴會員俱樂部,而是由十幾位滿腔熱誠、熱愛母校的師兄弟姐妹發起的一個網絡,目的是扶持新一代的小師弟妹,陪他們一起經歷及面對成長和學醫的種種挑戰。

 

轉眼間中大醫學院已三十五年了。我們能夠在短短歲月裡,得到廣大市民認受,並躍升為世界有名的學府,絕非容易,全靠各位畢業生多年來努力不懈的成果。至今中大醫學院已培育了超過三千位在職醫生,當中不乏傑出人仕。我所指的傑出校友,並不祗是在醫管局、衞生處或各大公私營醫療機構的領導人物,還有那些放棄了高薪厚職,在戰亂、偏遠或貧苦地區默默無私地作出奉獻的師弟妹。

 

數個月前,一位熱心校友(人稱「泰哥」)聯同多位畢業舊生向我提出「師兄弟團隊」的建議。泰哥與一眾舊生都認同,學醫不能單靠知識傳授,體驗和實踐同樣重要。此外,作為過來人,他們非常明白學醫期間需要面對的學習和成長壓力,自己經過了,便很想幫助年輕的師弟妹,讓他們行小一些寃枉路,可以茁壯成長。

 

「師兄弟團隊」如何能夠發揮以上作用?泰哥的想法也别出心裁,他說:「一般的舊生會祗是舉辦一些聯誼活動,畢業多年的『老鬼』與小師弟妹多有代溝,加上平日缺乏接觸,不能達到扶持及薪火相傳的目標。我們需要由迎新的第一天開始做起,每個迎新小組除了由高年級的師兄、師姐充當『組爸』、『組媽』帶領外,還加插我們這些『老鬼』作為『祖爺』、『祖嫲』,讓我們可以先在輕鬆的環境下彼此混熟,之後便可以較容易建立關係了。」

 

泰哥更提出:「要幫助同學面對成長和學習的壓力,不能單靠院校的輔導員。我們這班『老鬼』非常樂意協助教學,了解他們的困難及分享過來人的『過關斬將』的經驗。我們更計劃帶他們體驗校園和醫管局以外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明白行醫的苦與樂,學會在甚麼地方跌倒,便在甚麼地方爬起來。現在的年輕人與我們不同了,與其乾巴巴的向他們口頭上說教,我堅信讓他們跟著我們,觀察我們如何照顧病人、如何别人溝通合作,能更幫助他們成長。」

 

當日聽了泰哥的一番肺腑之言,令我十分感動,這不就是與我一直堅持的「師徒制」有異曲同工之妙嗎?經過幾個月的籌備,「師兄弟團隊」終於正式成立。當日已有超過一百位「老鬼」響應,現在不斷還有新血加入。身為醫學院院長,我衷心的向這羣「老鬼」致敬。這羣「老鬼」當中,不少都是平日工作或社會服務已忙得不可開交的專科醫生或醫療機構的管理層,但他們心繫下一代的成長,為了學弟學妹的好處,完全放下自己的身段和想法,加入了學生O Camp的工作群組,主動邀約飯聚和親自安排場地等等。從他們的身上,真實地體現「虛己」和「委身」的精神。

 

泰哥和一班校友的創意和心意,非常值得我們反思,大學教育再不是象牙塔式的一言堂,我們需要有胸襟、修養和眼界去集思廣益。大學教育正是兼容並蓄,讓不同意見百花齊放,讓師生有充足的空間去追求理想,貫徹大學的人文精神。懂得包容不同的思維,才能夠做到「有容乃大」。

憑著泰哥及一群舊生的無私奉獻,我深信這份「薪火相傳」的精神能為學醫的年青人提供更全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