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一百六十八)何處覓仁醫?
最近,電視又有一齣新的醫療劇。不時我都會被問「你有沒有看那套《XXXX仁醫》啊?」、「故事真實嗎?」、「有沒有你的影子?」戲裏時常出現一個情景,就是醫生如何向患者和家人宣告患重病的消息。而事實上,如何break the bad news,如何與患者一起面對,也真是醫生工作的重要一環。
患上癌症是人生最大的挑戰之一,除了病人本身,照顧者也同樣面對非常大的壓力。雖然大家沒可能改變這個事實,但醫生總希望病者及家人收到這個壞消息的時候,可以減少那些徬徨無助的感覺。
我是一個腸胃科醫生,經常遇見各式各樣的疾病,而腸癌亦是愈來愈常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病人從內窺鏡蘇醒過來的時候告訴他:「我發現你的大腸出現一些問題,需要做切片化驗。不過從我的經驗來看,頗大機會是癌症。」
身為醫生,我不應向病人隱瞞情况,因這有違專業操守。但事實上我亦十分理解那一刻病人大多是不懂得反應;有時甚至是家人亦不知該如何處理。然而,為了進一步的跟進,醫生有必要清楚地告訴病人:他需要接受什麼掃描或其他檢測、什麼時間需回醫院複診看報告、治療可能出現什麼風險或併發症等。但我覺得這一刻我們作為醫生,更需要有同理心,應設身處地為病人着想,例如給他多一點空間去消化這個突然的消息,而不是把一大堆吃不消的資訊或指示加諸病人身上。有些病人來見醫生之時,心裏已經有所懷疑,心中有數;但有一些則全無心理準備。無論如何,經驗告訴我們,應該給予病人足夠的空間去消化和沉澱,適宜安排另一個時間去跟他詳細商討。
收到確診的消息,每人的反應都不盡相同。大部分的病人都會非常震驚,晴天霹靂;有些則會拒絕接受事實,有些則會感到憤怒,甚至是去埋怨其他人。醫生要學會明白、包容和尊重他們的情緒。但當他們激動過後,我們就要幫他們慢慢接受這個令人難受和徬徨的消息,並切實地去面對。
很多病人和照顧者會去詢問不同朋友和醫生的意見,又或者是上網找尋資料,不過有時卻是「愈問愈亂」。問10個不同的人,很多時候得到的可能是10種不同的意見。
我認為患者和家人不需要堅持找一個「最叻」的醫生,而是應該找一個他和他家人都信任的醫生。這條路絕不簡單,唯有醫生和病人有一個互信的關係,這條路才可以繼續走下去。因為手術往往只是一個開始,之後需要面對及解決的問題可能比手術複雜10倍以上。如果大家沒有互信,這條已經難走的路將更難走。
我認識很多叻的醫生。在星空下,只見萬家燈火,又何處覓「仁醫」? 其實,仁醫就是一個願意放下身段、懂得聆聽、樂意為病人及家人多走一步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