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一百六十六)奇難雜症?
我經常接到各式各樣的轉介,最常見的是在外面花了巨大的醫療開支才發現是個無底深潭,另一類是外面醫生不願意接的病人。前幾天我見了一名約50歲的王先生,他希望預防大腸癌,但好幾名醫生也不願意為他檢查。
他少年時不幸患上盲腸炎並引發腹膜炎,由於發炎嚴重,康復後出現腸黏連(intestinal adhesions)及黏連帶(adhesive bands)。這後遺症令他經常出現腸道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每逢吃大量難消化的食物或喝過多水分,便出現便秘、肚脹及嘔吐。大約5年前一次非常嚴重的腸道梗阻,需要接受緊急切腸手術,事後他飲食需要更加小心,以防問題復發。
由於家族有大腸癌病史,所以他希望及早預防。可是照大腸需要飲3至4公升洗腸水,這步驟大大增加腸道梗阻風險。還有大腸的形態因手術及黏連而有所改變,增加了內窺鏡檢查難度及穿孔風險。因此,他先後向幾名專科醫生求診,但也沒有一人願意嘗試解決他的問題。
「陳教授,你可以幫我嗎?」我想了一會,便回答說:「王先生,其他醫生的擔心其實都合情合理。現階段我建議你先接受非入侵性大腸癌檢測,例如利用糞便測試。若糞便測試顯示你患大腸癌風險低的話,可以暫時不用考慮照大腸,以後每年接受糞便測試便可以。另一個檢測方法是利用電腦掃描結腸造影(CT colonography),透過電腦分析影像,我們可以知道大腸的形態及懷疑腫瘤的位置,然後再計劃如何做大腸內窺鏡檢查。」
王先生追問:「陳教授,我應該怎樣選擇才對呢?」我解釋說:「如何選擇視乎每個人的需要而決定。糞便檢測的好處是十分方便,完全不會感到不適或有任何風險。當然,糞便檢測也有不同的選擇。隱血測試(FIT)最常用,現時香港的大腸癌篩查計劃也是用FIT,但是它的準確程度低,不能偵測瘜肉及早期大腸癌。相比下,糞便細菌基因測試的準確度高,更可以透過改善生活飲食習慣而有機會減低致癌惡菌。以你的情况來說,我建議你首先以糞便測試來識別自己的風險程度,若是高風險,才用電腦掃描結腸造影以確定大腸及腫瘤的位置吧。」
隨着人口老化及飲食習慣愈趨不健康,我們將會遇到更多更複雜的病症。醫學科技雖是一日千里,但如何為不同需要的病人選擇合適的檢查是每個醫生要面對的挑戰,這亦是AI不能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