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十四)那夜我跟女兒做功課
過去一個月總是風塵僕僕,逗留多倫多大學不足廿四小時便飛了去德國。在德國拜訪了四所顯赫有名的醫學院,與他們訂下科研及交換學生的合作計劃。回港不足兩天又應邀到韓國講學,星期日才回港,翌日便返回院長室繼續工作。
很多朋友和同事都感到十分詫異,不明白我如何適應這樣的工作時間和生活方式。其實多年來作為一個腸胃科教授,我已經習慣了這種孤身上路、顛倒日夜的生涯,沒有甚麽大不了。反正我本就喜愛面對病人、從事研究和栽培學生。祗是當上了院長後,我需要花上更多時間和精神去發展醫學院而已。
相信對每個事業心重的人來說,最大挑戰未必是工作上的壓力,反而是如何平衡工作與私人和家庭生活。我認識一些醫學界的女強人,她們返家後便搖身一變,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家庭主婦,不斷催谷子女的學業和課外活動。有些卻醉心韓劇,沉迷小說或鑽研另類治療如「拔罐」、「天灸」等。從外表根本無法想像這些事業強人竟有完全不為人知的另外的一面。
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如何做孩子的爸爸。昨晚因在銅鑼灣開會,约十時半才返到家。知道我的女兒愛吃粢飯,會議結束後我便跑到渣甸街,買了兩團熱烘烘的粢飯。考慮到路途遥遠,恐怕回家後粢飯經已變冷變硬,於是我把汽車冷氣關掉,捱着三十度又熱又濕的天氣駛車回家。一踏入家中,猜猜哪是最受歡迎?當然是那兩團還是新鲜熱辣的粢飯!
吃過宵夜,我以為爸爸的責任完成了,怎知道女兒把她尚未完成的化學功課鋪陳在我面前。我的天!甚麼醫學發展、社會動態、中國歷史、藝術文化等的問題都難不倒我,唯有這些似曾相識、似是而非的化學功課卻真的為難了我。雖已是夜深,可是女兒明早便要交功課,我唯有坐在女兒身旁,與她一起「共度時艱」 。原來教醫科生跟教女兒完全是兩回事,醫科生總是對我十分尊敬(最少表面上如是),但女兒卻永遠用懷疑的眼神來回報我的教導,大概她心想我的化學知識可能比不上她的老師吧!當面對着那些令我感到一頭霧水、不明所以的問題時,Google便成為了我的摯友!不知不覺間我的化學知識似乎已回到中學時代。如是者,我和女兒並肩作戰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終於大功告成,她可以安心睡覺了。待她入睡之時,已是凌晨一時多了。
親子,未必一定要旅行、逛街、購物。物質和金錢並不能夠把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拉近。曾經有位前輩跟我分享他過來人的經驗,他的事業非常成功,但同時間他也感到十分孤獨。他說:「當我還年青的時候,我為事業拚博。在子女最需要我的階段我並沒有花時間在他們身上。如今我時刻記掛着他們,但他們已經不再需要我了!」
當我們拖着因工作而疲憊的身軀、背着生活中許多放不下的重擔、或抑壓着因不如意而不能平伏的心情的同時,我們又是否願意撑着全世界,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沒有吝嗇的愛和保護呢?常言道:「親子關係是建基於有質素的相處,時間長短並不重要。」 如果每天祗有半小時屬於自己的話,我們又願意分多少給孩子呢?
夜闌人靜,此刻,又是我工作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