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 THE NEWS
- RESEARCH
- Ana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
- Biomedical Sciences
- Chinese Medicine
- Endoscopy
- Imaging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 Medicine and Therapeutics
- Microbiology
- Nursing
-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 Oncology
-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 Ophthalmology Visual Sciences
- Paediatrics
- Pharmacy
- Psychiatry
- Public Health
- surgery
- SUPPORT CUMED
- COMMUNITY
- FRONTLINE STORIES
- STOOL TEST FOR SCREENING
- PUBLICATION
- WEBINAR
- ASKCUEXPERTS
In the News
In the News
https://www.med.cuhk.edu.hk/covid-19/covid-19-news/news-coverage/ming-pao-2020-11-19https://www.med.cuhk.edu.hk/covid-19/covid-19-news/news-coverage/ming-pao-2020-11-19
研究:娛樂場播毒最多 最長傳播鏈延伸30群組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分析本港新冠狀病毒的感染群組及傳播鏈,發現第一、二波疫情中,娛樂場所是傳播次數最多的「接觸環境」,傳播鏈亦最長,牽涉91宗確診。最長的傳播鏈是一個酒吧群組,26日內延伸至其他30個群組。專家建議擬下月舉行的書展參考主題公園預約入場,以限制場內聚集。
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分析本港新冠狀病毒的感染群組及傳播鏈,發現第一、二波疫情中,娛樂場所是傳播次數最多的「接觸環境」,傳播鏈亦最長,牽涉91宗確診。最長的傳播鏈是一個酒吧群組,26日內延伸至其他30個群組。專家建議擬下月舉行的書展參考主題公園預約入場,以限制場內聚集。
研究團隊分析本港首兩波疫情(1月23日至6月19日)1128宗確診,其中324宗與本地傳播有關,並分布在123個群組,涉家居環境的最多,佔63% ;不過家庭群組的規模較小,平均每個群組涉2.3宗確診;至於涉娛樂場所的群組佔5%,共91宗確診,平均每個群組有13宗確診。
中大防治傳染病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瑞山指出,酒吧、卡拉OK等娛樂場所的傳播次數多而廣,原因是市民較多接觸陌生人,逗留時間長,繼而各在自己的生活圈子傳播,令病毒追蹤工作更困難。他稱,市民逗留在食肆的時間較短,並多數只與認識的人接觸,因此食肆群組的規模較小。據研究結果,食肆佔123個群組的8%,平均每個群組涉4.3宗確診。
書展擬下月辦 專家倡推預約入場減聚集
貿發局擬下月舉行書展,中大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所總監楊永強認為,可參考主題公園,要求參加者預約入場,以限制人群聚集。他又表示,百分百堵塞防疫漏洞要「很高技巧」,他說若市民有病徵盡快檢測,政府能做好風險評估,本港可避免第四波疫情。他建議,港府將來改善防疫措施要多做工夫,例如按食肆種類、規模修訂,「好過一刀切」。
中大醫學院分析本港新冠病毒的感染群組及傳播鏈,發現首兩波疫情期間,娛樂場所是傳播次數最多的「接觸環境」,共涉91宗確診。左起為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所總監楊永強、研究助理教授王艾斯、防治傳染病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瑞山及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黃仰山。
圖文: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