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難民的烏托邦

120exchange4

筆者李思穎,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四年級生,現於瑞典哥德堡大學當交換生。

編輯│邱榕瀅 記者│李思穎 攝影│李思穎

瑞典哥德堡的中央車站,每天迎來數百名來自戰亂地區的難民。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千里迢迢從自己的家鄉逃到瑞典。有的用了二十多天,有的用了數個月時間。他們看起來一臉倦容,還不確定未來的路要怎麼走、當天晚上有否安身之處等,但始終能鬆一口氣。因為他們已抵達了心中的「理想國度」。

120exchange1瑞典哥德堡的中央車站,每天迎來數百名來自戰亂地區的難民。他們用不同的方法,千里迢迢從家鄉逃到瑞典。有的用了二十多天,有的用了數個月時間。他們看起來一臉倦容,還不確定未來的路要怎麼走、當天晚上有否安身之處等,但始終能鬆一口氣。因為他們已抵達了心中的「理想國度」。

來自阿富汗的Nazeef 一年前以難民身份抵達瑞典哥德堡中央車站,今天他在同一地方迎接同樣來自阿富汗的 Mostaf。Mostaf 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來到哥德堡,剛到埗的他人生路不熟、語言不通,幸好遇上了同鄉 Nazeef。「我只想今天晚上有可以安頓下來致電我的家人。」家人還留在阿富汗嗎?「路途很艱辛,我不能把他們帶過來。」Mostaf 說的時候臉帶無奈。

120exchange2一年前Nazeef為了逃避追殺,必需離開自己的家園,向別國尋求庇護。選擇瑞典作為目的地是因為「這邊有很好的福利制度,難民亦容易申請到居留權」。Nazeef三個月前獲批瑞典永久居留權,現時日間上瑞典語言課,晚上當司機賺取生活費。原本在阿富汗修讀法律的他希望在兩、三年裡,考進這邊的大學,並申請把母親及姐妹都帶過來。

在眾多歐盟國家中,瑞典接收的難民量僅次於德國,排名第二。當其他國家開始加強邊境管制,有的甚至拒絕再接收難民,瑞典仍然每天接收上千名從不同地方湧來的難民。即使瑞典再慷慨,現時所接收的難民數目亦己超過原本制度及資源所能負擔。不少難民在抵達的首兩天仍未被妥善安置,連同小孩在內一群人露宿在車站的一角。在他們之中,Mostaf 算是較幸運的一位。

120exchange3為了盡快安置抵達瑞典的難民,除了官方移民局和國際救援組織外,哥德堡的市民亦在社交媒體上設立了群組,為剛抵達這邊的難民提供基本飲食、個人衛生用品、暫時的住宿等。他們自覺接收難民並不只是國家的政治責任,而是「每個人類都應該做的事」。 群組成立短短一個月已有過萬名成員,每天依據現場情況帶來所需物資和資訊,希望讓難民受到「有尊嚴的接待」。

九月底,我跟數千名群眾在哥德堡市中心的廣場裡,參加「歡迎難民」的集會,聽著政客輪流上台發言,跟著民眾大喊著「歡迎!歡迎!」的口號。集會歷時兩小時,廣場上擠滿了人,不少人舉著寫上歡迎、和平、愛的橫額和旗幟。看他們聽台上發言時認真的表情、聽他們叫口號時激昂的聲線,心裡不禁在想: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和文化孕育出那大愛的精神?他們犧牲自己的時間、金錢、資源,對素未謀面的難民伸出援手,這樣的無私讓人敬佩。

120exchange5你能想像嗎?有一天過萬名香港市民為了他人的福祉站出來,捐出自己的金錢和地方。當新界東北居民被逼遷、無家可歸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曾經站出來為他們發聲和抗爭?

當我們的社會習慣以「經濟發展」、「鞏固權力」凌駕人民的生活質素,當每個人做每件事都必需符合經濟效益。久而久之,社會階層分裂,貧富懸殊問題嚴重,大部份人長期生活於不滿足和不公義的狀態下,社會自然動盪不安。

北歐之所以成為大部份難民、甚至世人心中的烏托邦,就是因為他們植根於心底裡以人為本、平等、尊重的概念,還有以此引伸出來的完善福利制度。他們安置難民的地方,比不少香港低下階層的住所還要好。他們深信這是每個人類應有的尊重和需要。

走過瑞典這個「理想國度」,更令我相信一個以民為本的政治制度和決策者,才能導向一個國家的成功和保障人民的福祉。香港人努力爭取的民主,並不代表能即時解決所有民生問題。但至少我們有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權利,而不是在「經濟」、「發展」下被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