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引渡逃犯條例運動至今曾發生多次警民衝突。若把每次示威遊行比喻成一場「戰爭」,那戰爭過後,總有一群隨即收拾殘局的清潔工人。每次警察清場過後,催淚煙瀰漫的「戰場」上都留下了多不勝數的路障、文宣、塗鴉,口罩、雨傘等雜物散落一地。有沒有人想過,激戰過後,為何隔天城市又能照常運作,車子能暢通駛過,市民能順利上班上學,街上又回復一貫的整潔、平靜?事實上,每個戰後的清晨,總會有一群前線清潔工人來到衝突過後的現場善後,把地方還原本貌。四個月來,滿地的垃圾、催淚彈殘留的刺鼻氣味,這群清潔工一直在默默承受。
記者│李慧珊 編輯│梁穎君 攝影│ 李慧珊 梁穎君
[R-slider id=”61″]
民陣9月15日的遊行遭到警方反對,但當天仍有大批市民到港島區遊行。黃昏時間,港鐵關閉了金鐘、灣仔及銅鑼灣站,大批示威者入夜後轉往中環站離開。負責中環站夜更清潔的張伯當晚在站內兩個相隔數十米的垃圾桶間不斷來回,一個來回便收集了十多袋垃圾。他形容當時的場面:「數百個頭盔、雨傘、水樽,裝滿了地鐵站的垃圾桶後,便散滿一地,最麻煩的是要慢慢把地上的垃圾收拾起來。」
年逾七十的他,與同事合力推著裝滿十多袋垃圾的手推車緩緩地回到站內的垃圾收集處,放下一車垃圾後又趕急地回到他所負責的垃圾桶旁。平日一晚只有兩至三袋垃圾,但當晚開工五小時就清理了接近150袋。他身心俱疲地說:「一開工就不能停下來休息,整晚都要留在垃圾桶附近收垃圾,垃圾桶一會兒便滿。」他用手推車裝上十多袋垃圾,一晚來回垃圾桶和垃圾站十多次。即使工作量突然大增,但夜更共八個清潔工的人手卻沒有增加,他亦不會加班,因此只能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爭分奪秒完成清潔。張伯慨嘆:「平日有一小時食飯時間,現在吃完休息一下便要趕出來工作。那些垃圾是我負責處理,不會有別人幫忙。」亦有負責凌晨更的清潔工表示因工作量大增,令小休的時間也沒有,大汗淋漓至衣服濕透時也不能抽空抹身更衣,更因在汗水刺激下繼續工作令大腿擦傷。
保護裝備不足 被逼暴露於催淚彈中
9月15日警方於金鐘清場時,除了發射了大量催淚彈,也出動了混有胡椒水劑的水炮車,兩者混合殘留的氣味直至翌日仍未散去。水炮車噴出的藍色水劑乾掉後,殘留藍色粉末在地上,清潔工人從水車拉出水喉沖洗,揚起更濃烈和刺鼻的味道。這天在夏愨道清理垃圾的阿張只戴著一個普通的醫生口罩,他說:「我仍然聞到催淚彈的味道,那些味道令我眼睛刺痛、喉嚨乾涸和不停流鼻涕。」暴露於催淚彈的氣味中工作,年邁七十的他稱十分擔心健康受影響。
7月28日有團體舉辦「全城追究上環開槍大遊行」,遊行完結後大批示威者聚集於西營盤正街,警方發射多枚催淚彈清場。當時,負責清潔西營盤站B出口的尼泊爾清潔工人Bahm正在工作,催淚彈發射一刻,沒有佩戴口罩的她無處可躲,唯有跑進西營盤公廁暫避。走避期間,Bahm也吸入了催淚煙,她指:「眼和鼻都感刺痛,我躲在洗手間不停用水沖洗。」但清場期間她沒法回家,只好一直躲在公廁。她希望公司能提供更有保護性的裝備,如N95口罩,以防萬一。
對化學物品一無所知 不知有何影響
警方曾在8月11日晚上於葵芳地鐵站內施放催淚彈,由於催淚彈在室內施放,濃度較室外高,承辦港鐵清潔服務的公司ISS Facility Services派出配有N95口罩的特別清潔隊協助清潔。至於一同在該站清潔的港鐵外判清潔工珍姐(化名),卻只有一般醫生口罩及手套這些平日的裝備。當時負責用漂白水和消毒水抹地的她稱,沒有聞到催淚彈的味道,所以認為一般口罩已經足夠。問及會否擔心有殘留物影響健康,她表示:「只有少少化學物,不用害怕。」再問她知不知道催淚彈對身體有什麼影響時,她只搖頭說並不知道。
除了葵芳站,警方亦曾於銅鑼灣鵝頸橋附近施放催淚彈,氣味飄入鵝頸橋公廁。清潔工人職工會指,當時外判商並沒有讓在公廁內的工人提早下班。由於擔心擅離職守會被公司罰款,清潔工只能留在原地,繼續吸入催淚煙。之後幾天,有工人持續流眼水、咳嗽於是求醫。可是,他們對催淚彈一無所知,加上因為年紀大,不時也會出現身體不適,工友們根本分不清到底是普通的身體不適還是催淚彈所致的後遺症。所以他們並沒有向醫生提及曾經吸入催淚彈,只當一般身體不適求診,醫生亦只處方了普通傷風感冒的藥物。事後,這些工友亦沒有意識要清潔可能有殘留化學物質的公廁休息室。
催淚彈影響多 清理時應配備N95口罩及手套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呼吸系統學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市民吸入催淚彈後眼睛會感到刺痛、流眼水,鼻及喉嚨有火燒感覺,有機會引起急性氣管炎致咳嗽;皮膚碰到催淚彈亦會導致發炎,如果沒有即時用肥皂液洗掉會出水泡;若催淚彈伴隨唾液至腸胃會引致吐瀉吸嘔吐。
除了即時吸入會引起身體不適外,他亦指出催淚彈中的化學物質會向下沉,並停留於牆壁、扶手等設施,在室內的化學物質更會停留較長時間,因此必須徹底清潔。他建議:「街道清潔工人應戴口罩保護自己,N95口罩更為穩當,同時亦必須戴上手套,以免觸碰到化學物質,引致皮膚發炎及出水泡。」
工會斥食環署卸責 食環署覆已作安排
清潔工人職工會今年8月曾進行有關清潔工人工作狀況的調查,75名受訪工友全部曾在工作期間遇上警察施放催淚彈,過半數更曾出現眼晴乾澀、氣管不適、皮膚敏感等毛病。工會於是向食環署提交請願信,希望食環署向外判商訂明下班安排、人手分配及安全等指引,以保障清潔工人。
組織幹事梁芷茵斥食環署卸責,沒有就示威活動的應變安排發出指引:「他們沒有把清潔工人看待為人,不會考慮他們的處境及基本需要。」因為外判合約內訂明工作時間內一定要有清潔工人在工作場所,否則外判商會收到警告和被罰款。由於外判商缺乏明確指引,管工不敢叫清潔工人離開,所以只能按實際情況向清潔工人暗示可以到垃圾房暫避或提早下班。她指最根本的解決方法是食環署訂立指引讓工人在警方施放催淚彈前提早離開。除了下班安排外,梁芷茵亦認為事後清潔不應由一般清潔工進行。因為一般清潔工人對化學物質認識不足,保護裝備亦不足,所以政府有責任成立特別小組負責,由專業人士清理。
食環署回覆查詢時表示,遇到示威活動時會安排清潔工人到安全及合適地點工作,待衝突過後,便會調派清潔工人提供潔淨服務,同時已向外判商發出清理催淚彈殘留物的建議指引。至於保護裝備方面,食環署指外判商需遵守服務合約,為僱員提供防護衣物如口罩、手套,並有安全培訓和合適的工作安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