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在無明時代 金馬新導演 黃進

記者│梁鈺雯 編輯│董銘偕 攝影│艾博瑜 受訪者提供

黃進一身深藍,在昏暗的工作室裏顯得格外沉鬱。他自認冷漠,說話直接,不擅交際。兩小時的訪問中,他語調一直平和,談起電影未有眉飛色舞,字裏行間卻流露出他對電影製作的執著,和渴望以電影改變社會風氣的熱忱。

2011年,黃進自城大創意媒體學院畢業後,創作的短片屢獲殊榮。2016年11月,年僅27歲的他憑首部執導長片《一念無明》拿下第53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不久,他更擊敗前輩杜琪峯,獲頒第23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近期再獲第36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風頭一時無兩,令人好奇這位新晉導演如何獲得一眾評審青睞,突圍而出。

演員無償演出 剪接執著遇瓶頸

2013年末,黃進憑《一念無明》劇本於第一屆「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大專組)脫穎而出,獲得由政府電影發展基金所撥的200萬元經費。這獎項是頒給大專畢業不超過十年而勝出的新導演,讓他們將劇本拍攝成電影。

128_wongchun_madworld8
電影《一念無明》劇照 (受訪者提供)

二百萬用以拍攝一部長片來說極為緊絀,黃進卻堅持邀請片酬高昂的曾志偉、余文樂等演員參演,望能以他們的名氣吸引觀眾入場。可幸,他曾執導的短片《Good Take》正由曾志偉監製,二人素有交情,黃進送上《一》的劇本,曾志偉細閱後,認為那是自《無間道》後他遇過最好的劇本,願意不收片酬參演。黃進其後親赴片場向余文樂推銷劇本,亦獲余文樂賞識,願意無償演出,電影才得以在2014年順利開鏡。惟演員檔期與製作經費有限,《一》必須在16天內完成拍攝,過程艱辛。

到剪接時,他卻發現片段與自己想像的甚有距離,皆因演員、攝製團隊各有發揮,並非盡如導演意思。自2015年3月起、拍攝完成後的半年間,他不斷嘗試重塑作品,想要呈現最貼近原意的版本卻不成功,他苦言︰「可能我是完美主義,卻不是天才,便存在落差。」

黃進經歷半年的迷惘與掙扎,慢慢沉澱思緒,後來意識到,不應讓電影限制在自己的想像中。演員的即興發揮與資源的掣肘,不一定讓電影走歪了路,可以是另闢蹊徑,成就一齣風格獨特的電影:

「電影是活的,如果所有東西都如你設計般一模一樣,那就不是電影了。」

《一念無明》將於今年3月上映,黃進至今每次翻看時,還是忍不住找不足之處,可見他對電影之執著。

 

繼續閱讀:

對電影執著認真 師承導演譚家明

受英國導演影響 抗拒二元對立

以電影載道 望觀眾反思社會

[R-slider i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