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真空 兩餸飯尋隙而生

「人龍排到油麻地站了!」十多米的人龍中,排得近些的,便把頭貼近凝著水氣的玻璃。老闆娘一手拿起飯盒,另一隻手熟練地盛了一勺生炒骨,再轉身邁向一米外的鵝腸,繞過其他員工,迅速把熱騰騰的菜裝進盒裡,蓋上盒子,雙手遞出。望著一勺一勺減少、那道心心念念的餸最後一勺進了飯盒,人們克制不住輕輕地「喔」了一聲。

數波疫情反覆又急轉直下,限聚令、禁堂食措施使餐飲業備受衝擊。飲食寒冬絲毫不見好轉,但路不轉人轉,那些在廚房裡打滾了三四十年的廚子,想到兩餸飯方便、便宜、吃不膩,疫情下必有商機。於是,兩餸飯店尋隙生枝,擴散到旺角、油麻地、中上環等商業區,遍佈港九新界。據「香港兩餸飯地圖」統計,香港現時有超過300間兩餸飯店。過去幾十年,兩餸飯一直以廉價、簡樸的姿態出現,透著一股煙火氣。偏偏近年,越來越多人就愛食這味人間煙火。

記者|賴卓盈 編輯|陽子玉 攝影|賴卓盈

十一間海鮮酒樓全線結業,漆上「商務飯盒$36起」、疊滿鋁盆的玻璃櫃,是吳偉權背水一戰的堡壘。

吳偉權的父親對他說:「你叫阿權,又想發達,就叫『權發』吧!」創業三十四年,上市不成,集團卻應疫倒下。早在二十多年前,權發海鮮酒樓已賣過兩餸飯,沙士期間更靠著這門生意捱過來。只是誰也沒想到,此次疫症持續兩年之久,酒樓集團每月虧損數十萬,最終於去年7月結業。從一百多名員工到十幾名,原來共萬呎鋪面縮至如今兩舖只千多呎,經營成本省去近百萬,位於彌敦道和西灣河的兩餸飯小舖拉開捲簾,帶著出自父親的舖名,「權發」得以生存下來。這次,吳偉權親執鑊鏟,吳太久違舖面打包飯盒,決心在疫市裡做最後反擊。

雄心植壤兩餸飯 結業酒樓東山再起

主理油麻地店,吳偉權夫婦的絕地反擊在市場上濺起偌大水花。疫情下,權發小廚憑著兩餸飯,一天至少賣出一千多個飯盒。禁堂食令推出後,生意額又增加了兩三成。吳太看著店外絡繹不絕的人群,說:「我們一天就要用一噸食材。」光是黑醋骨所用的排骨,一天即有至少300磅滾進熱鍋。像蝦球、生炒骨、鵝腸等人氣小炒,更在推出數分鐘就清盤了,需要不斷炒製。排隊買飯的人,老中青皆有,甚至還有拿著Hermès手袋的客人。

吳太說,店內無時不忙,工作相當辛苦,最開心就是過年得到六天休息。(賴卓盈 攝)

「就是不想做頹飯!」由謀求上市的酒樓到大盤承裝的兩餸飯,從未改變的是夫婦倆「為人不敢為」的雄心。在兩餸飯界,權發志不在比拼份量、便宜,而是「另類」,要做就做「飯」中龍鳳。吳太指,自己用的食材,都來自酒樓時期的供應商。以蝦球為例,每一隻的直徑約三厘米,做酒樓時8隻要賣過百元,如今兩餸飯外的淨餸賣45元6隻。在飲食業待了40年的老闆吳偉權不放心把炒菜的重任交給他人,作為店內唯一的大廚,他從早上十點炒到夜晚十點,日日如是。早前他弄傷手腕,停業三日,有人建議請多一名廚師。他解釋,不是沒請人,只是「做到那個位置,還要再培訓」。

兩餸飯賣$36,三餸賣$45,毛利減少四成,卻仍貴市價三分之一。

老闆娘對自家定價信心十足:「你不能拿Giordano跟Chanel比呀!」

在以平價菜式著稱的兩餸飯行業,權發憑藉羊腩煲、炒蜆等在酒樓、大排檔才得見的出品,殺出一條血路。這份人人都買得起的Chanel,令權發的營業收入按量取勝:「香港人很精明,覺得不划算,絕對不會有那麼多人排隊來買。」

權發小廚門前的人龍常將三米寬的人行道擠得滿滿當當,下午3時到5時從未斷開。(賴卓盈 攝)

原被稱為「頹飯」的土壤,兩餸飯生意報不甘平庸的權發以空間,收益也開始填補酒樓結業留下的巨額負債:「做生意賺錢肯定開心啦,作為一個投資者是應該的,因為我們真金白銀拿出來了。」但對夫婦倆,無可替代的是事業再起帶來的安慰:街邊25元奉湯配飲的兩餸飯店俯拾皆是,但不少食客寧願多搭幾站地鐵,就是為了一嚐權發小廚,美食群組常嘆門前人龍「看來只有那才可以跟核酸檢測媲美」。路過的飯友,亦隨手匯報排隊實況。這般叫好又叫座,吳太感慨:「你說現在有這樣熱度的(餐廳),香港有幾間?暫時來講不太有啦。除了錢之外呢,很有滿足感的。」

飲食業黯淡難行 飯盒中覓呼吸空間

兩餸飯的成功,不只權發一種。

易先生每早7時就回到舖頭,腳一定,灶火就升起來。拿起昨日備好的菜和肉,掌勺開鍋。比起從前茶餐廳11點開舖,如今老闆在等待兩餸飯店10點左右的第一個人潮:一早返工,或坐或立在舖旁,冀扒口熱騰騰的飯菜暖身的郵差、快遞員……

易氏夫婦1978年入行飲食業,出身以廉價扒餐聞名的「美而廉餐廳」。1998年,易先生首次擔綱老闆,在元朗一座上下閣樓開設「合發茶餐廳」。二十年寒暑,三易舖址,一度於2019年歇業。休息一年,始終難捨餐飲本行,2020年夫婦倆在元朗民合徑8號幸福樓重開僅百多呎的迷你茶餐廳「合發美食」。生不逢時遇上疫情,防疫政策幾番變動下,終日要與堂食客稀少、食材成本上升等問題糾纏。直到今年年初轉型做兩餸飯外賣,經營終於見到起色。小店單月營業額、利潤上升近四成。

合發美食老闆易先生一人負責廚房裡所有大小事務,坦言工作量比經營茶餐廳要大。(賴卓盈 攝)

逆疫而起,老闆唯有二字秘訣:「精細」。

易先生做飯,一點不馬虎。蒸肉餅一定用新鮮肉,用從前美而廉餐廳的食譜,再加以改良。西芹及四季豆要一條一條把絲剝乾淨,否則有渣:「生意旺起來,太太一天要剝二三十包四季豆。」每日天色微曉,易太便抽著三四十斤蔬菜從「長城菜檔」回來,還要洗淨、抽絲、把玻璃櫃和蒸籠等用具從百呎的廚房內搬出,然後一直裝飯、盛菜,下午三點再次外出買菜⋯⋯「我31寸的腰,都忙成22寸了!」另一邊廂,小廚房內,蒸、煮、炒、炸,所有工夫都由易先生一人包辦,切好的食材扔進鐵鑊裡,再轉身準備第二輪補餸。持續供應的款式原盆送上,轉換菜款的食盆洗淨疊好,每一秒功夫都用到極致,直到三點才有空吃飯。轉型之後,兩人每日工作近14小時,撲盡上午10時、中午12時、傍晚6時三波客潮,比經營茶餐廳時還多做三小時。

從前迷你茶餐廳時每日僅能備7款菜式,在舖前擺上幾張板凳,等待客人完餐,才收拾翻台。正值業內食肆連連倒下,徒弟決定離開,寸步難行之際,店鋪舖租又簽了兩年死約。幸而兩餸飯給予小店走下去的機會。「如果不做好可惜,畢竟做了這麼久,傾瀉太多心機落去,我不如嘗試一下吧,誰知道一試就忙到喊救命。」今年1月轉型兩餸飯後,店舖可以提前規劃,每日預炒20道餸。不設堂食,營業時間不受限制,人手需求也下降,夫婦倆於是遣散伙計,省出一筆相當數目的人工費。

在這一行打滾數十年,易先生想著就算轉做第二行,也未必習慣。兩餸飯有得忙,便換個方式堅守飲食業。能拿起鍋鏟繼續拋炒,閒時與熟客傾談兩句,已是老廚師最安心的日常。

街邊食神 兩餸飯吃出講究

找到一尊石墩,Alvin躬低背便捧起兩餸飯盒,15分鐘就吃完晚飯。一邊尋找外賣送遞的目的地,一邊飛快地在鍵盤上打起食評。

身兼外賣員,Alvin貼文總獲1276個讚好,是Facebook「香港兩餸飯關注組」中當之無愧的KOL。

「我次次食兩餸飯都很滿足,」送貨接單,Alvin分秒必爭。

而兩餸飯方便快捷,不用等,加上價格親民,三十多元就有齊飯肉菜魚,煎炒煮炸任君選擇,正好迎合不同人口味。Alvin口味清淡,尤喜吃菜:「你去茶餐廳,全部都是肉!想吃條油菜,它滾熟再加一點蠔油就送上來,這樣就20元!」由中學吃到今天31歲,對挑剔的Alvin來說,兩餸飯簡直為自己而創,雖然價格便宜,卻絕非「頹飯」,能品嚐無盡的門道:「菜心一定要熟,但不能軟爛;要入味,可以打芡,但別太鹹,最好染到一些味,放入口裡有一點軟糯就不錯。又如蒸鯇魚,魚要新鮮,不能太粉⋯⋯」他又激動地說:「大多數的連鎖兩餸飯,口味都偏鹹!會選就要看好家庭作坊式的,望望舖頭裡的人呢,要麼是阿爸阿媽,最多帶上子女親戚幫手。」他更曾發文抨擊一家飯店「豬扒根本不用嚼,直接吞!你想想它放了多少鬆肉粉!」

在「關注組」裡分享食評,Alvin由菜式、風味、新鮮度、口感、濃淡、地理位置一一衡量。曾看到一間泰式特色兩餸飯不太有人光顧,又想他們能繼續做下去,自己才能繼續吃下去,於是在群組中介紹。看到有點效果,便尤為感到分享的價值。

就這麼一群「街邊食神」們,建起了「香港兩餸飯關注組」熙熙攘攘的社群。

由「香港兩餸飯關注組」組員們整理的「香港兩餸飯地圖」現已更迭三代,錄入的店鋪數由2021年12月第一代的60餘間一路升至如今的330間。

簡單兩味餸 凝聚千百港人

44歲的「兩餸飯關注組」版主黃旭熙Andrew也說,吃兩餸飯是有民間智慧的。「你要吃熱辣辣的炸物,就不能兩三點去買,通常都擺到冷了。但如果吃蘿蔔牛腩就不能太早買,要燜久一點才軟糯。」還有人會測度飯盒的深度、容量,吃什麼、何時吃,都有選擇,都可以有講究。如此,兩餸飯也能成為話題,截至3月底在關注組召集了七萬多名來自不同階層的成員。

「有些是我的神學班老師,也有些基層朋友,還有很多媽媽都在這裡。」Andrew說,兩餸飯門檻低,任誰都能夠參與討論。交流的內容雖以兩餸飯為主,字裡行間也滲透了眾人的生活百態。有次Andrew在群裡分享了一間飯店的櫥窗,餸盆上放滿不同品種的蒸魚,有個媽媽就問是哪間店,還說到自己平日照顧小孩實在辛苦,因此要多點魚補充氣力。雖然與對方從未謀面,但從生活細節中感受到的真切,總讓人會心一笑。

正職為社工的Andrew是兩餸飯愛好者,於2020年12月26日建立「兩餸飯關注組」,該關注組截止3月22日已有7萬名組員。(賴卓盈 攝)

Andrew有感,近年要在香港找到一種能夠建立歸屬感的東西十分困難,加上近年移民潮湧現,不少港人不再喜歡香港。「但群組裡,大家仍願意分享香港的事,分享吃的飯,講下日常。很多人對群組有種歸屬感。」早前權發吳老闆弄傷手腕,關注組專頁湧現數百條打氣留言,更有從事物理治療的食客私信他們,表示願意提供免費治療。吳太拿出手機,一條一條地展示那些打氣的私信,眼睛笑成一條線。「大家萍水相逢,你來消費,但是給我打氣,我就會覺得很窩心。」

食慾,來自下丘腦最真實的反應,透過飯盒的細細溝壑,把人聯繫在一起。

第五波疫情爆發後, 禁堂食及社交距離措施下,關注組入組人數陡升。(資料來源:Facebook「香港兩餸飯關注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