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道/專題組(電台)優異獎 得獎者:香港電台首席記者蘇敬恒
得獎作品:《川震五年》系列
撰文 李凱怡
作品簡介: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八級大地震,六萬多人遇難,近兩萬人失蹤。五年過去,部分災區由頹垣敗瓦變成旅遊景區。當年的災民化身成導賞員,在遺址前講解地震發生的經過;外地過來的不再是救援人員,而是各省各地的旅客。五年後,香港電台記者蘇敬恆再次踏足四川,回顧這場大災難,報道五年來災民生活、災區援建、預警系統等種種改變。
時鐘停留在下午二時二十八分,但時間沒有就此停住。今天災區哭聲不再,災民面對的又是另一些挑戰。
內心掙扎
五年前,蘇敬恆是首批趕往現場採訪的香港記者。房屋倒塌,學校操場變成停屍間,遺體一具具從瓦礫中抬出,認領、上香、哭聲不斷。地震中慘絕人寰的故事,他採訪過很多。 這些受訪者的電話號碼,他一直保留著。要回顧地震五周年,自然想到找他們做訪問,但他心裡掙扎:「有時我會問自己,究竟我是為工作,還是真的關心他們過得怎樣?」
要勾起別人悲痛的回憶,要他們再說一次四、五年前說過的話:「這是香港人想看到的嗎?」他說這次重返當年地震的重災區,是為了解居民對現在生活的看法,於是決定到映秀鎮的街頭:「我不想刻意找些很煽情、很慘、要哭出來的那些bite,我不覺得這些bite在五年後有什麼作用。」
他認為時間總是向前,災民今天面對的是另一些問題。有裝上義肢的女孩終於找到工作,但一條長長的樓梯打破了她自力更生的夢想。有為殘障者提供職業訓練的受訪者估計,大約三至四成傷者仍然失業。蘇敬恆覺得很多人對四川地震仍停留在情感上的關心,很少從一些現實生活的角度去想:「而這些正正是他們面對的問題」。他在四川採訪時,雅安又發生七級地震,於是他趕往當地採訪救災過程。在專輯中,他探討了災難應急工作和物資調運方式的轉變,報道了預警系統的研究及改善。他覺得這些前瞻性的報道才能令人學習如何避免大災難。
人性灰暗
然而儘管內心掙扎,有些事情還是免不了去觸踫:「豆腐渣工程不能不提,因為這是大家對正義、公正、真理的追求。」零八年綿竹富新學校疑因豆腐渣工程在地震中嚴重損毀,百多名痛失子女的家長走上街頭,爭取公義,黃先生是其中一位。
蘇敬恆致電給黃先生,他爽快答應:「我第一個感覺是,他應該有話想說,可能有冤無路訴。」可是事情發展令他意外。見面當日,黃先生仍把女兒的學生證放在身邊,但他卻強調,政府沒有做錯,整件事都是天災,不願再提。記者的直覺叫蘇敬恆追問他是否收了賠償,受到壓力,但黃先生只說感謝黨和政府。
倒塌的建築物埋下許多生命,亦埋下不少真相。電影《Deep Impact》 (港譯:末日救地球)中,女記者無意間發現一個可能令地球發生大災難的秘密。政府以國家利益為由要她保密,蘇敬恆仍記得她在電影中的對白:「我一直認為,揭露真相才是最能夠保障國家利益。」或許記者的使命就是不斷發掘和報道真相,即使國家不允許,即使一些原本堅持的人不再堅持。
評判意見
蕭世和:
用心訪問不同人物,報道細緻,跟進個案發展,讓觀眾反思當中的教訓,有啟發性。陳景祥:
以個案對比災民的生活變化,有人情味,很感動。敘述災後重建和災民處境,用字遣詞都很講究。
有大熊貓因地震受創及治療一節,特別而新意。
喚起聽眾對這場悲劇的受災人民的持續關注,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