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中上任 風波中離開 ── 專訪港大校長馬斐森

即將離任的馬斐森笑言這裏是個拍照熱點,但草地看來不太健康,是時候要翻新。(艾博瑜攝)

來得突然,走得匆忙。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 (Peter Mathieson) 三年前在風雨中上場,幾經波折走到今天,他卻選擇提早離去,到愛丁堡大學擔任校長。馬斐森突然辭職,惹來不少揣測,有人說他在李國章成為校委會主席後,權力被架空而心灰意冷,亦有人批評他只為獲取「亞洲經驗」來港,視港大為踏腳石。提早離任,不無爭議,他卻泰然地說:「機會來的時機不由我控制」。

記者│邢穎琦  編輯│李晉榮 攝影│艾博瑜

 

自獲委任爭議不斷info

2014年4月,馬斐森正式出任港大校長。在他上任前,港大經歷了「818事件」,前任校長徐立之在校慶典禮上,因編排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坐上校監位置,被指向中央獻媚,引發群眾不滿。馬斐森走馬上任,受到社會高度關注,他一方面背負了抵抗中央、捍衛大學不受政治干預和打壓的期望;另一方面,則有批評指他不懂中文及中國國情,遴選委員會成員、港大外科學系系主任盧寵茂更曾直斥他「無知、無能、無心」。馬斐森接受本刊訪問時表示,雖然自己在某些層面缺乏經驗,但相信作為局外人,能夠把其他地方的經驗和新思想帶進港大,當時亦懇請人們給他一個機會證明自己實力,別太早下定論。

馬斐森上任之時,正值「佔中」醞釀期。任內不足三年間,他處理過的燙手山芋為數不少。2014年9月,他上任僅五個月便爆發佔領運動。接著兩年,港大發生連串爭議:副校長任命事件、校委會洩密風波、李國章成為港大校委會主席、港大學生衝擊校委會……接二連三的爭議令港大數個月來一直是新聞焦點,馬斐森作為校長責任重大,但面對困境他表示:「我享受處理複雜的事物,喜歡接受挑戰。」

 

馬斐森的妻子隨夫來港,可惜其牙醫資格一直未獲確認,未能在本港工作。圖右為其妻子 Tina 和愛犬 Darcy。 (《明報》提供)
馬斐森的妻子隨夫來港,可惜其牙醫資格一直未獲確認,未能在本港工作。圖右為其妻子 Tina 和愛犬 Darcy。
(《明報》提供)

稱辭職乃家庭因素

不過,經過重重挑戰後,港大的合約未完,家鄉便給他難得的機遇。今年2月,馬斐森毅然宣布辭職,更指已答應出任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校長,訪問當日,他穿上整齊西裝,繫上印有港大校徽的領呔。悉心打扮,卻去意已決,面對記者就他辭職原因的連番追問,他從容不迫,回應說從沒計劃提早轉工,更強調時機並非他所能控制,轉到愛丁堡大學任職是以家庭考慮為主。

馬斐森的父親在蘇格蘭出生,姓氏 Mathieson 又來自蘇格蘭,這些都使他一直視當地為根。可是活到現在五十七歲,他從未在那裏生活過。他表示過去一直帶點遺憾,辭職到愛丁堡工作可以一償他的尋根夢。愛丁堡大學的世界排名比港大高,但校長的薪水卻比港大少(翻查資料,2016年愛丁堡大學校長年薪只有約296.5萬港元,比港大年薪約650至675萬港元少逾半)。談到提早離任是否有政治考量時,他斷然否定,並向記者詳細說明種種個人家庭因素,其妻子在英國是牙醫,在港卻未能執業。而他身在英國的母親亦年事已高,需要照顧。遷到蘇格蘭愛丁堡工作,除了考量到大學的名氣,也更方便照顧家庭。

然而,港大的合約還有兩年,馬斐森辭職後將工作至明年初,責任未了便決定離開,始終難逃外界抨擊。他也曾公開說過,在港大有些工作未完成,他感到遺憾。現時,他的團隊仍要處理排山倒海的工作,港大的過渡問題令外界憂心。馬斐森說,別人認為他不負責任,他可以理解,但並不同意:「這所大學即使沒有了我依然繼續運作,這不是一個人的事。」他認為一個人的離開不會使所有東西都塌下來,並續說:「即使再過一百年,這大學仍然會存在和強大。」前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批評,馬斐森來港大只為以「亞洲經驗」豐富履歷表,馬斐森激動地否認,又表示曾收數百條支持他辭職決定的訊息,認為以數字而言,馮敬恩等人的批評只屬少數。

 

 繼續閱讀:

佔中夜最難忘

副校長任命風波最感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