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劉偉琪 記者│鄭影映 王寶熒 攝影│鄭影映 王寶熒
教育局網站早前上載一篇題為「語文學習支援」文章,指廣東話為「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引起網民猛烈批評,指教育局「矮化」廣東話。教育局網站其後把有關文章刪除,並就事件道歉。也許有人說香港人太敏感了,但原來語言之爭歷史悠久,香港在英殖時期,就有中文運動,今天中文有法定地位也是前人努力爭取而來的。
香港在一八四一年成為英國殖民地後,英文是唯一具法律效力的語言,從政治到社會層面上,中英雙語都處於甚不平等的地位。在六十年代末發起的第一次中文運動,正正要透過捍衞語言來扭轉形勢,意義深遠。
重英輕中的殖民地社會
那時到郵局寄包裹往內地要以英文填寫表格;到市政局預約足球場,英文申請會獲優先處理;醫院的資訊單張大多是以英文為主;並有市民投訴政府,要寫信到英文報章政府才會受理。
但對草根階層而言,他們卻毫不察覺中文被邊緣化,出生於一九五一年的林煥光曾參與中文運動。他接受本刊訪問時回憶,小時候家中經濟條件不好,養父母都不懂英文:「當時街市的小販、去公廁洗衣服,全都是說廣東話的人,很少看到外國人,在我們的階層,他們是不存在的。」他們就在如此不平等的語言環境中渡過百多個年頭。
直到六十年代末,一群青年知識分子開始在政治上醒覺,意識到要提升本土語言地位以捍衞民族自尊,發起第一次中文運動,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這場香港自發的本土抗爭,成功迫使港英政府於一九七四年修改語文法例,將中文列為官方語文。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不少中文運動的先鋒是精通中英雙語的菁英,爭取中文法定地位,不單為了文書往來的便捷,更關鍵的是打破港英政府「重英輕中」的歧視。
學苑削中文 十君子辭職抗議
現年七十五歲的黃震遐醫生,是腦神經科專科醫生,也是民主黨的創黨成員。黃震遐在新加坡長大,一九六三年入讀香港大學,之前曾在澳洲留學,他憶述六十年代時澳洲排華,因此更能使他感受到自己作為中國人的身份。來到香港後,看到這個百分之九十都是華人的地方,中文地位卻如此低落,令他覺得很荒謬。
他憶述當時學生會報刊《學苑》以英文為主,中文版面的比例很少,學生會卻有意再縮減中文版面頁數,引起包括他在內的一班中文版編輯的不滿,黃震遐更批評「他們(學生會)想毀滅中文」。談判不果後,他和其他編輯共十人集體辭職抗議,被稱為「十君子事件」,成為中文運動的導火線。最後,學生會決定保留中文版,但條件是禁止該十名編輯重返編輯委員會。
當年港大學生會傳統是開會要用英語發言,黃震遐辭職後,在一次學生會會議上,他以一般學生身分用廣東話發言,質問為何學生多數是華人,卻不能以中文溝通:「當時其他人呆了,主席也中斷我們的發言。」其後他們爭執起來,最終學生會允許會議上使用廣東話發言。黃震遐此舉激起校內外熱烈討論,一場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言的運動開始萌芽。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