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 榜上友名

一個人的網絡史
鄭志豪由中大踏上亞太舞台

2021年2月

都說在大學工作是份安穩舒適的優差,但對鄭志豪來說,他在中大任職的二十多個年頭,是乘御着科技革新的巨浪,參與把互聯網引進中大,更是帶給了香港,還有比這更跌宕多姿的嗎?

事情要從他1981年入讀中大開始說起。那時,個人電腦尚未普及,距離喬布斯推出Macintosh還有三年,中大仍在使用IBM大型電腦。主修電子、副修電腦的鄭志豪經常到位於碧秋樓的電算機服務中心做功課,通宵達旦寫程式。「用笨重的鍵盤把程式輸入到整個房間那麼大的主機,還要等幾個小時才得出運算結果,發現有錯修正得再等幾小時,和今天的境況是天壤之別。」

而且,四十年前的電腦還未有上網這回事,連電腦之間的連接也談不上。鄭志豪也是從高年級開始才接觸計算機網絡,「其中一份功課,是設計軟件,把文件在IBM電腦和蘋果電腦之間互傳,我覺得好玩極了,感受到把不同電腦連在一起的威力與潛力無窮!」

因此,1985年畢業的他並沒有像大多數電子系同學一樣,進入電訊行業當個電子工程師,而是選擇了一份和電腦相關的工作──同年7月回到他最熟悉的碧秋樓,只是身分由學生變成電算機服務中心職員。待人親善有禮的他從用戶服務部做起,大半年後調往系統程式部。

1985年畢業的鄭志豪(中)與其籃球隊隊友感情深厚

進入九十年代,隨着個人電腦漸漸興起,中大開始計劃校園網絡化。為此,電算機服務中心專門成立數據通訊及網絡部,由具相關技術背景的鄭志豪出任主管。

1991年是中大在網絡發展上最重要的一年,改寫了此後多年香港學界和社會的科技發展。其時的工程學院院長范季融教授從美國太空總署和能源部,為中大爭取了一條接駁往美國的國際專線,連接上互聯網,奠定了中大在互聯網發展的地位。

鄭志豪清楚記得,把所有線路儀器接駁好、連上互聯網的信號燈亮起,是在1991年9月。「所以今年是中大把互聯網帶到香港的三十週年,一定要好好紀念一下!」

中大成為香港首家接駁上互聯網的機構後,其他大專院校紛紛租線接駁到中大,透過中大上網,促成了香港學術及研究網絡(Hong Kong Academic and Research Network,HARNET)全面升級至互聯網,中大更成為全港大學互聯網的中樞,直至1997年。

然而,中大的貢獻並不止於此。更重要的一步,始於1993年,當時香港開始出現商辦的互聯網服務供應商(ISP),這些ISP大部分有本身的專線往美國,卻互不相連。一封本地電郵,從一家ISP傳送到另一家,要使用昂貴的跨境專線先經美國,很不划算。但是ISP彼此屬競爭關係,故難以放下戒心解決問題。

ISP之間不互連,極不利香港方興未艾的互聯網發展,於是中大電算機服務中心逐一拜訪各家ISP,邀請他們連接到中大以交換本地的數據通訊。最後,絕大部分ISP都同意,讓立場中立的中大充當本地互聯網的中樞,於1995年4月啓動了HKIX(Hong Kong Internet Exchange),令所有ISP得以享用直接、快捷又便宜的互聯網交換服務。

中大任職二十四年間,鄭志豪參與樹立中大在港的互聯網中樞地位,深表自豪

HKIX所用的網絡器材,起初都從電算機服務中心借用,管理則由中心人員義務擔任。HKIX運作初期,香港的ISP數目激增。其後,較大的機構都想利用HKIX交換數據,包括香港政府和匯豐銀行。

「我們當時密切留意ISP的成立,每逢有新的冒出來,就跑去遊說他們加入HKIX。我記得自己有本本子,記滿有合作可能的ISP,總是惦掛着有哪家還沒聯絡上。

「整個九十年代,中大樹立了多項互聯網發展里程碑,我有幸一一參與,深知每項都歷盡波折,得來不易,值得中大和我自己引以為傲。」

在電算機服務中心改名為資訊科技服務處(ITSC)的2000年,鄭志豪離開了中大,進入商界一展拳腳,在跨國電訊公司任過職,成立過自己的公司,也開闢了「.ASIA」頂級域名。「無論從事甚麼工作,我都希望符合兩個條件:一,要和互聯網有關;二,要支持區域發展,而不單單着眼香港。」

在外闖蕩七年後,鄭志豪2007年再次回歸母校,擔任ITSC副處長,掌管基礎建設,一幹就是九年多。加上此前在中大任職的十五年,他很快就可以獲頒俗稱「金牌」的二十五年長期服務獎,然而他又毅然離開了,因為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在大洋彼岸向他招手。

亞太網路資訊中心(APNIC)是個為亞太區的網絡供應商分派IP地址的非牟利組織,鄭志豪從1998至2016年一直擔任其董事會成員。2017年,總部位於澳洲的APNIC擴建團隊,着手協助亞太區五十六個國家和地區發展互聯網。

「得知APNIC招募發展總監,我就想,這很可能是我夢想中的職業,一定要試試!」因此獲聘後,五十四歲的他絲毫沒有留戀還差半年就夠資格享受的退休福利,興高采烈地移居到布里斯班,在更大的舞台開展人生下半場。

移居澳洲後少了打籃球的機會,但培養了開船的新興趣

在澳生活快四年了,鄭志豪說一切都很適應,唯一的失落是不能玩他最愛的運動──打籃球。「以前和十數個中大職員和校友組成一支籃球隊,由中大前教練潘克廉老師帶領,定時練球,甚至到內地、台灣打比賽,彼此默契十足。來了澳洲,只能打網球了。」

互聯網洪潮翻天覆地,影響無遠弗屆,從事互聯網行業也令鄭志豪得以走遍全球,見盡繁華與荒涼。他也鼓勵中大人別害怕改變,放眼世界:「香港人的優勢在於靈活變通,適應力強。只要放開懷抱,打破心理障礙,你會發現世界很大,可以發展的空間也很大。」

文/christinenip@cuhkcontents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