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 榜上友名

文人當自強
黃雅麗橫貫創作與創業

2018年12月

如果你對黃雅麗這名字沒印象,也許會更熟悉她的英文名Leona Wong,或是曾讀過她的博客「這雙手雖然小」,記得她刻畫創業人物跳脫靈巧的文筆。她最近自立公關公司,搖身一變,從抒寫創業傳奇的人化為傳奇本身。

她出自書香門第,祖輩起就是讀書人,爸爸成長於文革時期的大陸,「是個生錯時空的文青,見女兒有丁點寫作天分,喜出望外,大力鼓勵,由此培養了我寫作的興趣。」黃雅麗受訪前兩日便開始在臉書自述生平,足見其以文字理清思路的習慣。

她坦言考大學時對前路甚感迷惘,只是順應興趣,報讀能讓寫作天分派上用場的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與碩士連着唸了五年,先在商界打滾了數年,才加入《經濟日報》評論版。「嘗試着截然不同的工作,尋尋覓覓是否有更理想的生活模式。」她回憶道。

評論版編輯通常隔着電話向評論員邀稿,黃雅麗偏喜歡相約見面,虛心請教。她又頻頻出席大學或商會的名人講座或名作家新書發布會,撮其精要寫成「五分鐘聽講座」專欄。見的人和事漸多,她便在業餘將見聞載於博客「這雙手雖然小」,一字一句描畫進入其生命的大小人物。

2007年某天,她趕往某商會聽講座,遲到了十分鐘,坐到一位年輕男士身旁。中場休息時她遞上名片,向對方請問開頭十分鐘的演講內容。男士看了一眼名片,衝口而出:「噢!我讀過你的博客!」

他叫宋漢生,後來《主場新聞》創辦人之一,其時剛成立網上書櫃aNobii。二人甚是投契,宋接連介紹黃認識其他年輕科網創業者,她由此結識這群初生之犢,逐一採訪。後來該系列報道獲第四屆中大新聞獎專題組(文字媒體)大獎,更成為她2008年出版第一本書《科網六子蕩寇誌》的基礎。

《科網六子蕩寇誌》受訪者──<em>(左起)</em>何樂頌、李佑恒、宋漢生、耿春亞──出席黃雅麗之作者分享會

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黃毛小子,後來不少闖出名堂,其中的李景輝就是2018年9月於蘋果公司新品發布會上介紹籃球訓練應用程式的港人。「我們十多年前已相識。當年科網創業還未進入大眾視線,不似現在。」黃雅麗說。

許多人欣賞她寫的創業故事有血有肉,引人入勝,她卻謙稱「只是把複雜的事說清楚」。「這群科網創業朋友都聰明過人,卻似乎沒人懂他們到底在幹甚麼,於是我把他們產品的過人之處弄明白,梳理成一般人能理解的語言,僅此而已。」

這化繁為簡、舉重若輕的能力受到時任香港無線科技商會主席章濤賞識,邀請她擔任商會執行總監。「我想他是看中我的溝通技巧和跨行業連結能力,能讓更多人認識商會會員,即本地科技公司,特別是2008年前後冒起的科創新星。」

自立門戶前的最後一份工作,是在融資公司為初創企業籌款。那是她首次意識到公關宣傳對初創公司的巨大價值:「提供相似服務的兩間初創公司,有較多正面報道的更受投資者青睞、更獲消費者信賴,同時更易招聘人才。」

自問具備另起爐灶的技能與人脈,此時讀到《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的一句話,更催化她付諸行動:最有害的三種上癮是海洛英、碳水化合物和月薪。「打工能每月領薪水,但倘若我自己當老闆,一年接下幾個項目,不管每月有否收入,總之加起來不少於打工的年薪,那何必規限自己天天上班?」

自立門戶後,黃雅麗為一所共享工作間籌辦啟動禮,主打女性創業友善環境

「黃雅麗策略顧問有限公司」開業一年多,在尖沙咀一間商務中心租了小型辦公室,暫未聘用全職員工。她形容工作性質像判頭,譬如需舉辦記者招待會,就四處找自由工作者幫忙撰稿、攝影、拍片。「愈來愈多人加入兼職一族,接到項目後找他們合作很容易。創業不再像從前那樣,得租昂貴的寫字樓、門口掛上大招牌、前台坐着接待員,而大可以輕裝上陣。」

不安現狀、樂於跳出舒適圈的作風在中大時代已見端倪。別人選讀已有相當認知的通識科目博取高分(俗稱屈機),她偏「不自量力」挑戰零基礎的天文學、另類醫學、政治。「全部極低分,置成績於不顧;但也培養了好奇心和純粹的求學心,不以爭勝為目標。

「由那時起我建立了一套價值觀──探索未知是可以的,失敗是可以的,嘗試不同事物是可以的,甚至迷惘於自己究竟想要甚麼也是可以的。」黃雅麗在整個訪問共提及七次「迷惘」,但正因為她勇於摒棄安穩,毫不介意推倒重來,才能一次次化迷途為光明大道。

黃雅麗:「探索未知是可以的,失敗是可以的,甚至迷惘於自己究竟想要甚麼也是可以的。」

文/資訊處 Christine N.
圖/Eric 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