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長於湖南邵陽的唐小兵教授1980年參加內地高考,是當年湖南文科狀元。獲此殊榮的他,赴北京大學主修英文,研究比較文學,其後到美國杜克大學攻讀文學博士,專研歐美文學,論文反顧本國歷史文化,探討清末維新推手、中國近代思想家和作家梁啟超(1873—1929)的歷史觀。
他於1991年取得博士,旋於科羅拉多大學博德分校任教,開始近三十年研究現代中國文學及文化的學術生涯。他歷年任教四所美國大學,包括芝加哥大學和位於安娜堡的密芝根大學,並於2008至2019年在後者任冠名教授。作為半生含英咀華的留美中國學者,唐教授論著中英逢源,題材多樣,涵蓋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理論、視覺文化、藝術史與聲音研究。
唐教授曾於南加州大學任系主任,於密芝根大學任副系主任職,多年來歷任多個領導角色。這些經驗讓他體味大學運作,奠下主理行政的基礎。
2019年9月,透過全球招聘程序,唐教授獲任命為中大文學院院長。對於新職務,他說:「我想我的學術生涯到了一個新階段,希望接受新挑戰。在港工作,毗鄰內地,對我來說更是相當吸引。」
從安娜堡到香港,學術到行政,習慣游走不同學術領域的文學及文化教授,今次在人生中大膽跨界。他走馬上任,逐步掌握文學院運作,一一聆聽成員意見和心聲。他造訪學院所有部門和單位,會見近三百名教員。
唐教授任院長首年,各方面穩步求新,跨學科協作教學是他主理的新猷之一。該項目支援不同學系和單位的教員籌劃和教授同一本科課程,傳授人文學科最新知識,促進學科交流。計劃下首兩個新課程,一以音樂聯乘哲學、另一互參人類世和環境,將於2021至22年度開辦。
連月疫情肆虐,校園沉寂,在唐教授領導下,文學院4至5月推出多場網上公開講座。2020至21年度第一學期,學院再次呈獻人文對話系列,在線上面向公眾、談文論藝。「發出邀請之後,同事反應之踴躍,令我印象深刻。」教授稱。教員提議講題之多,足可讓講座延續至2021至22年度。
國際收生也備受疫情和去年社會運動的影響。「國際生人數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回升,我們會主動出擊,不拘一格去接洽和提供機會。」教授稱,文學院計劃邀請海外知名學者和藝術家來年到校,為課程和校園活動添上姿采。
畢業生就業則從來就是大挑戰。當前環境嚴峻,唐教授深知需伸出援手:「這是當務之急。我們正研究多種辦法,並與不同大學部門緊密合作,協助畢業生求職。」
談到自己的學術工作,教授承認時間零碎,不容許專心研究和寫作,故暫且擱下,未有進展。可堪一記的,是他去年開始的一個翻譯項目。「我決定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翻譯當代美國詩歌。」他說時頗顯欣慰。「我大學時代寫過詩,做教授時多次講授詩歌。」他計劃於不久的將來,在上海出版一本翻譯詩集。
視覺藝術是唐教授另一興趣,版畫尤甚,這源自少年時對繪畫的熱愛。他所著的Origins of the Chinese Avant-Garde: The Modern Woodcut Movement (《中國先鋒藝術的起源:現代木刻運動》,2008年由加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當中有言:「拙樸的炭筆畫和富觸感的油畫,總能使我心動神搖。」
2008年,已是正教授的他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逗留八星期,從頭學習版畫。教授興奮回憶:「再做學生學習新事物,樂趣無窮。」在杭州學有所成的他,2011年於密芝根大學藝術館策劃題為Multiple Impressions的大型展覽,展示作於2000至10年間的中國木刻版畫作品。
展覽的成功,為唐教授帶來巨大滿足感,並催生另一個籌備逾六年的展覽。今年夏天,由教授策展、圍繞當代美國版畫家恩迪•珀斯科維奇(生於1969年)的展覽原定於杭州開幕,但因疫情緣故,需要延遲兩年之久。
訪問尾聲,唐教授說起他與中大的因緣。1986年,他還是研究生時,出席的首個國際會議就由中大與香港大學主辦。那是他第一次來香港,並留宿中大校園。1992年,他再來馬料水,出席中國文化研究所的會議,往事至今歷歷如繪。「現在才意識到,我廿多歲首次來中大的時候,中大也是二十出頭。」他說。「置身校園,處處帶來許多美好回憶。」
(文中所有圖片由唐小兵教授提供)
中譯/amyli@cuhk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