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患者尋求穩步良方──陳浩然單挑小腦萎縮症
2015年7月
很少學者會專研一些罕見而無法治癒的疾病,而出於商業考慮的藥廠,亦不會有興趣開發新藥,令身受其苦的患者更孤立無助。
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陳浩然卻雖千萬人吾往矣,致力研究小腦萎縮症(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或SCA),找出了其中一型SCA的致病基因,更與一位丹麥教授合作開發藥物,從根源阻止病發。
這個疾病的患者心智清晰正常,但多數言語不清而視力模糊。由於負責控制運動功能的小腦無法正常運作,患者往往顫巍巍的走路走得不穩。
小腦萎縮症的症狀與運動神經元疾病相似,但前者破壞腦內細胞,後者則影響四肢的細胞。目前小腦萎縮症的確診方法,通常是透過MRI及一些運動測試。
這個病是全球約六千種罕有疾病其中之一,罕有疾病在歐洲的定義是二千人中影響一人的疾病。在香港,這疾病更為罕見,什至連定義也沒有,所以不但治療方面遠遠落後,更缺乏對病患的支援。
小腦萎縮症八成屬遺傳,病變令患者失去活動能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什至威脅生命。這個病目前並沒有根治藥物,亦難以紓緩症狀。
小腦萎縮症有四十多種,陳教授專門研究的是其中的多麩胺酸 (polyglutamine) 型:一種稱為「核仁素」(nucleolim) 的蛋白質在細胞核的核仁中造成壓力,導致腦神經元的細胞死亡。陳教授尋根究底,發現是因為核仁素被一種核糖核酸 (RNA)「騎劫」,釋出有毒的蛋白質,令核仁素無法正常運作。
明乎此,陳教授著手設計從源頭預防細胞被「騎劫」的藥物。他以有系統方式篩選肽序列,從而物色到六個肽作為「誘餌」,嘗試替代核仁素來成為RNA「騎劫」的目標。
陳教授將這些肽注入動物細胞,測試能否阻止細胞死亡的發生,確定當中兩種可以達到這個目的。於是他找來哥本哈根大學的肽工程學教授Knud Jensen聯手合成這兩種肽。陳教授負責「硬件」,而Jensen負責「輭件」,兩位專家攜手開發能阻止擾亂核仁功能的治療法,為未來研發針對性藥物奠下基礎。二人已為這項發明申請專利。
小腦萎縮症的病發是由患者DNA中發生的擴展引起,因此是遺傳性的疾病。陳教授亦進行SCA 40型小腦萎縮症的研究,透過生物信息學和細胞分析,發現變異的基因是CCDC88C,繼而識別出基因內的一組排列導致小腦退化。
研究過程充滿挑戰,因為全港只有一個家庭診斷有SCA 40,父親早已去世,陳教授於是通過家族第二代的六個子女完成這項研究。六人中四人有SCA 40,其餘二人沒有。
陳教授為這家人進行抽血檢測,將可能出現問題的基因範圍收窄至六組,繼而在實驗室合成這些潛在的變異基因,移殖在動物細胞中。經過多個月的篩檢,最終找出CCDC88C就是導致變異的元凶。
SCA 40目前並無可治癒的藥物;無獨有偶,患者發病時往往在四十歲左右。如果有這個基因,則肯定會病發,這項發現因而帶來一個道德問題,需要諮詢病患者的家人,了解他們是否希望得知自己有沒有這個基因。
陳教授對這項發現既喜亦悲,他表示:「從科學角度出發,這是一項成果。但在研究過程認識患者,令我切身感受到他們的沮喪。即使我們知道是哪個基因變異,仍無法幫助減輕患者的苦痛。」但他認為能檢測SCA 40基因有特別意義,讓知道自己有這個變異基因的患者能更好利用時間,有計劃地為將來打算。
倘中英文版本出現歧義,概以英文版本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