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敏於言辭、富同理心的黃嘉雯教授,是一位秀出班行的家庭醫生,擅長把其醫學知識及溝通技巧應用於醫學教育。為表彰她於醫學教育的貢獻,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於2020年頒發予黃教授享譽教育界的傑出教學獎(一般教學人員組別)。
黃教授專注教授臨床溝通及醫生與病人的互動,既求融洽,也求了解對方之所想與所重,共同下決定。在中大,醫學院學生來自迥異的背景,故此教授臨床溝通和診症技巧皆以小組形式進行,以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黃教授說:「在中大,我們教授和學習臨床溝通時,均採用靈活有趣的教法。大部分學習診症的學生都側重醫學診斷,但我卻希望我們的學生注重溝通,並留意病人言行,從中窺探他們的心理、社會和家庭狀況。臨床溝通的關鍵就是處境。」
黃教授現任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家庭醫學實踐及醫學教育副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教育)。她於2010年加入中大,自此從事教學、臨床實踐、研究三職。她說三者之中,最喜愛的還是教學。
醫學培訓流行着一句話:「see one, do one, teach one」。那就是說醫學院學生須要觀察別人如何進行某項工作或步驟,接着自己動手做,再把技術傳授給另一位學員。今天,教育和訓練醫護專業人士的手法比昔日多,而「see one, do one, teach one」這簡單的學習方法也在蛻變中。
黃教授說:「醫學教育是獨立科目。怎樣才能好好地教與學『醫治病人』的專業技巧是專門學問,在香港這門學問正是方興未艾。」
黃教授在蘇格蘭出生,成長於香港,並在卡迪夫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她在卡迪夫大學修讀心理學和醫學,而該大學的醫學訓練重視階級、家庭、性別等社會學議題。這些學術薰陶皆影響她怎樣設計課程。
「我設計課程時,致力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而『元認知』就是了解自己的思考和學習。那可不是讀書得來的知識;你必須明白自己的處境、人際交往和溝通,也要知道如果處境稍有改變,事情會變得不一樣。『元認知』就是深入的思考,而不是局限於書本的知識和數字而已。」
對黃教授而言,醫學知識並非醫科生唯一須要學習的東西;他們必須學會如何成為敬業樂群的一員:醫生務須與同事和病人、以至病人的照顧者和家人溝通。醫科生接受臨床訓練時都會遇上這挑戰。
理想中,初出茅廬的醫生應該具備與病人溝通的能力,並鼓勵病人。醫生應該有同理心,並在病人生活和患病的不同階段支援他們。
黃教授解釋說:「教科書寫的都是關於西方的情況,為亞洲和本地而寫的甚少。我們要想想醫學教育裏有甚麼是不變的,有甚麼是不同的,有甚麼須要改變或加強。那就是教育引人入勝的地方。」
教科書、網上資源和老師以外,學生也可從病人身上學習許多東西。「我們的學生十分年輕。他們可以從病人學會許多有關生活和疾病的知識。學生能夠從病人的角度,認識到疾病的面貌。對不同病人來說,疾病意義均有所不同。」
我問她怎樣教家庭醫學這門廣泛的學科;黃教授說她是藉小組教學實踐因材施教的課程。老師帶領學生到診所實習,並給予指導,安排他們參與診症工作坊,提供不同角色扮演的機會。黃教授得到其他專科和部門的協助,為學生和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研發了中大醫學音頻詞庫。
學習體驗的另一環,就是社區實習計劃。學生被派往非政府組織、護老院等機構,使他們認識弱勢社群的生活。學生完成實習須向老師滙報,而這過程有助學生寫下感想前作深刻的反省。
「以人為本方法」是「設計思維」的濫觴,而「設計思維」正是黃教授設計課程的圭臬,幫助她「打破束縛」和發掘機會。「設計思維」使她設計課程時能別出心裁。譬如,她為學生設計空間,使他們可以訴說在病房裏的經歷,包括溝通過程的成功與困難,或有甚麼使他們感到不踏實,然後分析其原因;當中因素可能是由於時間緊迫、醫生的行為、以及病人和自己的感覺等等。
她說:「關鍵是學生藉課程了解事情的複雜性質,以及他們能如何以不同手法處理事情。」
黃教授亦利用「學習者中心教學法」教導學生,即事事先考慮學生需要,而恰巧她的臨床工作也是以病人的需要為先。這兩個方法都受時間的限制:一邊是學生委實太忙碌,另一邊是診症時間緊迫。
縱使如此,她十分感激同事給她的支持,以及中大醫學院有益的教與學文化和互助的工作環境。
為推廣跨學科和學院間的學術合作,黃教授計劃利用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獎金促進跨學科「設計思維」,以及與不同大學進行工作坊。
黃教授認為,老師、學生、病人、醫生等,都在學習中。
「作為老師,你必須明白教學在過去十年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教學必須保持動力,而說教式的講課將會被新的形式取代。我們都走在學習的旅途上。」
文/elizachan@cuhkcontents
圖/Keith Hi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