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郵給朋友列印

趙志裕教授,新任社會科學院院長

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志裕教授 (Photo by ISO staff)

出任社會科學院院長有甚麼大計?

長遠目標是讓學院成為不同學派、有志奠立和發展一門綜合社會科學的環球人才的首選學府,以及成為社科學生的學術搖籃。

我們致力啟蒙與啟迪,嚴謹治學,致力創造可傳達、創新、貼近社會的知識,提升個人和社會福祉的知識,授諸四海皆可的知識,以及輔助政策制定、轉化社會的知識。

是甚麼令中大社會科學院有別於香港其他同類學院?你會怎樣承襲這些優勢?

和本地同儕相比,中大社會科學院擁有最多的社科研究員和教師,學者的基礎學科背景多元(經濟、地理、心理、社會學及政治學),專業百花齊放(建築、新聞及社工)。我為學院深厚的人文傳統和國際視野感到自豪,正如林語堂一副對聯所言:「雙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我們會承繼着光輝傳統前行,透過跨學科、多層次研究,解構複雜的社會現象。

可以透露一二嗎?

學院好幾個精彩項目正在開花結果。其中有一隊研究員正在綜合地理、經濟、心理、建築和新聞學科的意念,集思廣益,設計未來城市,不僅要效率更高、環境更綠化,還要更加以人為本。還有一些項目處於萌芽階段,包括為提高環球意識和多元文化素養而設的跨學科教研項目。

宗教文化差異往往會釀成暴力與悲劇。社會科學教育如何利於理解別的文化?

文化必定有異。處理得宜的話,文化差異能促進跨文化學習,催生新思想,激發創新和文化變革。處理不當的話,差異就會加劇文化之間的衝突、仇視甚至恐怖主義。社會學家費孝通設想的和諧社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要實現這遠景,社會科學研究和教育能發揮很大功用。

你在南洋理工大學(南大)有哪些經驗可以帶來中大?

南大是亞洲快速崛起的大學,教授相對年輕和精力充沛,主張大學漸進式改革。我欣賞南大躋身世界級大學的堅定決心,佩服他們依靠硬數據指導政策和決策。而中大的優勢是其傳統和豐富的經驗和智慧,決策過程民主且以教授為中心。大學之間總有可供借鑑之處的。

在外國進修和教學多年後回到香港,感覺如何?

我在回歸五年後的2002年離港,之前在香港大學教書,太太則在科技大學,我倆都有研究九七前後香港人的身分認同,察覺到香港人對中國人身分的認同感越來越強。我去年回港,正值佔中運動如火如荼。社科教研對香港未來的價值不容低估。

你為何會讀心理學?美國和亞洲在心理學的實踐和教學上可有文化差異?

我年輕時曾想當小說家。當時導師說,好作家需要了解人。在讀了弗洛伊德勞倫斯的著作後,我被心理學深深吸引。我現時從事的心理學是個嚴肅科學,但我仍是個文學迷,偶爾會寫寫詩。

西方心理學源自哲學,為哲學基本問題尋求科學答案,例如:甚麽是人類意識的本質?肉體和心靈有甚麽關係?還有人類社會性由甚麽構成?亞洲心理學較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很多亞洲學生都關注心理學在臨床、教育和商業環境的實際應用。

錄像

上一個下一個

快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