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香港現代水墨運動先驅呂壽琨的作品是文物館的重要館藏之一。呂氏早期臨摹古代大師之作,其後開創他最為著名的禪畫和抽象香港山水,我們可以從中窺見呂氏在新與舊、臨摹與創作、傳統與創新之間的深刻思考。不過,對不熟悉中國藝術的朋友來說,呂氏的古人筆法可能如同隔閡;後期創作抽象玄奧,又不免讓人覺得這位藝術家難以親近。
其實藝術家跟你我一樣,也有生活的苦惱和掙扎。雖然學術研究不鼓勵單純透過藝術家生平來闡釋作品,但比起讓不少人望而生畏的畫作,藝術家的人生故事更顯得有血有肉,叫人更容易融入其藝術世界。要更近距離接觸呂壽琨,我們可以翻開《呂壽琨手稿》,在芸芸關於中國藝術的講學記錄之中,有一篇體裁與別不同,是個故事,名為〈遇僧記〉。
〈遇僧記〉彷彿是一篇自傳,主角和呂壽琨年輕時一樣,是渡輪公司職員、支撐七口之家,每天由清晨五時工作到下午三時,晚上為人補習文史,工餘還要寫稿幫補家計。他愛繪畫,奈何斗室卻容不下一張書桌,加上工作困身,家庭負擔沉重,未能滿足的創作慾望讓他一直躁動不安,便有了出家以求清靜、潛心追求畫道的念頭。
然而,滿腔熱情的藝術家有次夢見一名僧人,二人就傳承畫道的責任與家庭責任的輕重、何謂真誠獻身畫道等議題展開激辯,金句不絕;例如「不在流中何有石之屹立。避其染者非不染也」,以河中石來比喻塵世中的藝術家,寓意藝術家不可逃避生活、以「忘軀者是為道而忘軀也,非為忘軀而可得道也」說出未經深思的熱情對追尋畫道毫無助益等。
不過,精彩則精彩矣,〈遇僧記〉以文言文寫成,通篇數千字,令人卻步。為了讓公眾更了解呂壽琨,從而對他的藝術產生興趣,文物館有幸獲旭日基金贊助、與新聞與傳播學院首度攜手,邀請香港年輕獨立導演、舞者、音樂家合作把〈遇僧記〉的精選情節製成短片,更邀得呂壽琨高足、著名設計師靳埭強博士演出及擔任顧問,體現傳承之意。影片之前更在中國美術館展覽「自我有乾坤──呂壽琨與早期水墨運動」展出,觀眾反應非常熱烈,內地民眾因而認識到呂壽琨及參與製作的其他香港藝術家。
大家現在可於文物館的官方臉書專頁觀賞〈遇僧記〉影片。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16期(2018年4月)